在诉讼中,印章未备案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情况的发生,直接影响到判决结果,被告一般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认定原告公章未备案,往往需要通过鉴定来解决。下面介绍一下鉴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工具/原料
1
备案公章模板
2
合同公章模板
3
鉴定机构
方法/步骤
1
向法院申请调查函或者通过律师,到公安局治安部门(或者行政服务大厅),是否有公章备案。根据相关规定,公司的印章必须进行备案,如果查到没有备案,也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实。
2
调取公安留存的备案印章。一般采用同比例拍照的方式提取,由备案单位出具说明。或者直接复印,让备案单位加盖公章,写明复印时间、地点和人员。
3
工商部门调取。如果在公安没有调取到,就到工商部门调取,公司登记和年审以及其他业务,留存有公章。按照上面的程序,将原公章提取出来。
4
印章。个人在单位调取有困难时,收集被告单位的公章,发现多个不同公章的时候,收集提取或者申请法院调取。
5
选择鉴定机构。有了备案和合同公章模板后,就是选取鉴定机构,一般在法院的主持下,选择双方都同意的鉴定机构。原告坚决不同意也没有关系,可以先鉴定。最终采信权在法院。
6
送检和缴费。到法院指定的鉴定机构,送交提取的模板检材,填写鉴定申请,完善相关表格、缴纳费用。每个鉴定机构的流程都不一样,事先电话联系一下,备齐材料和证件。
7
将模板送鉴定机构后,积极配合鉴定,补充完善鉴定素材。前期提取模板如果不合符要求,按照鉴定机构的要求重新提取。也可以让鉴定机构派员提取检材,但需要一定的费用。一般在三十个工作日之内,就可以拿到鉴定了。
注意事项
1
确定鉴定机构后,事先电话沟通,了解程序和方法;
2
认真提取,确保检材可用;
3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防止电脑辐射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