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92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大学生:朋友为什么不能替我保守秘密

杨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三女生。大一时候稀里糊涂喜欢了一个男生,喜欢他的貌似非常有气质的走姿,但是连他的脸是什么样都没敢看清。虽然喜欢的原因很幼稚,但是我很认真。后来和他通QQ,说了一些话,我感觉我很有希望,也不知道是我的错觉还是他给的错觉。很久后,他告诉我他要和我宿舍的女孩早都暗通往来,快好了。我受到很严重的打击。因为我一直把我对他的感觉对她毫无隐瞒。所以我在他们两个面前是透明人。我同时失去了两个最信赖的人,同时被两个最信赖的人所欺骗。但是我祝福他们。为了友谊我把对那女生的不满全发泄到对那男生的恨上。我也不想这样,可是我很看重友谊,也不能继续喜欢他,只有恨,能掩盖爱吧。结果好了三天,女孩就把男生甩了。我都哑口无言了。三天,破坏了我的爱情,她抽身走掉,只留下我们两个在原地互相仇视。我的牺牲原来这么不值。再后来,我开始发现他在QQ上说的话大量在骗我。我请求他不要把我过去发给他的信给那女孩看,为我最后的尊严也为那女孩不内疚。他大言不惭的说他怎么会连这点事都处理不好呢?可是我后来得知,我发给他的当天他就转给那女孩了。我都说了祝福他们了,他还炫耀似的说他是初恋,说了一些抬高自己的话。后来我得知他高中有很多女朋友,这类很多。善意的谎言也许必须,可是有些谎言我都想不通他的目的是什么。过了一年,他突然老都坐我旁边听课,我和朋友收拾的慢,他也收拾的慢,有一次貌似叫我,我不确定,走了。要不然总是坐我后面,简直是窃听加看我表演似的。我发短信问他,他还是以前那副死样子,厚黑学的高手,我总是被他捕捉到信息,他的信息我一点都捕捉不到。他到底想干什么?这件事里您怎么看待我们三个人?对我有什么建议吗?我很幼稚,有些话又不能给父母和同学说,只有拜托一位信得过的长者。拜托您了!这位同学:您好!你知道你的好友为什么和别人说你的秘密吗?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炫耀心理在起作用。他觉得知道了你的别人不知道的秘密,别人就会觉得他了不起,他也会因此感到有一种值得炫耀的骄傲。另一方面是他的宣泄心理在起作用。他听到你说给他的一些话憋着不讲,就觉得心里难受,甚至痛苦,所以他把这些话告诉他认为的好朋友——你宿舍的那位女生,他把话讲出去后感觉心情舒畅烦恼失去了,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举动。还有一方面就是潜意识中所特有的一种心理表现:我们越是让他人保守秘密,他人就越想把这个秘密说出去。这是因为“保守秘密”和“告诉适当人”是同类性质的词语,如果我们真的想保守秘密的话,那么就不会对别人讲了。从你和这个男生的交往情况来看,你们之间的关系最多比普通朋友强一点,而比好朋友差一点,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把自己的内心秘密告诉对方让他替你保密,从他的内心深处来讲并不是十分愿意的,但是他自己已经答应了你,不把这些讲出来他的心中不好受,讲出来又有负于你,怎么办呢,当然就是要讲给他最信任的人来听了。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信任的人,这样以来自然就会一传十,十传百,你所要求的保密也就名存实亡了。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那就是把自己的秘密珍藏在自己的心理空间之中,不告诉任何一个另外的人。前面我已经说了,你们之间的关系最多比普通朋友强一点,而比好朋友差一点,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你们之间还没有达到建立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水平,这个时候你把自己内心的秘密告诉对方,说白了就是自找麻烦。从这个男生的情况来看,他很可能就是喜欢闯他人的心理空间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这种人有好管闲事的癖好。这种人以探听到别人的隐私而沾沾自喜,以传播别人的秘密而洋洋自得,以胡乱猜测他人没有或不愿公开的隐私为乐事,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一般来说,这种人缺乏良好的修养以及正常的兴趣和爱好,而且自制力极差,从根本上来说是内心空虚的一种表现。这种人由于经常无事生非,所以我们对这种人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应该是敬而远之。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分析和意见,对错与否,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杨老师:您好!您说的很有道理。我忘了告诉您的一点是,那个女生在接到男生转发的邮件时,顺手就转发给我宿舍其他人了。这还是我宿舍一女生说漏嘴我才知道了的。请您说说,这个女生是个怎么样的人?我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吗?我总觉得除了把事情都埋在心里外,还要做些什么才能不让类似的错误重犯,也许我应当更加正确的看清一个人?谢谢!这位同学:您好!这个女生其实就是“以探听到别人的隐私而沾沾自喜,以传播别人的秘密而洋洋自得,以胡乱猜测他人没有或不愿公开的隐私为乐事,并从中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的内心空虚的人。这种人经常会无事生非,所以对她还是敬而远之为好。关于谈恋爱是一个从“普通朋友”→ “好朋友”→ “非常好的朋友”→“无话不谈的朋友”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空间距离与情感接纳的水平也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在双方达到了无话不谈的朋友的程度(情感上的充分接纳),那么我们才能与对方分享自己的心理空间内的东西。所以在没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把自己内心的东西拿出去与别人分享。我们提倡在社交过程中谨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设防心理。所谓设防心理就是,与他人相处时所产生的防范心理。比如,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或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他人的伤害,或总是怕对他人说心里话被人笑话等等。适度的设防心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它可以帮您分辨真伪、优劣以及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等等,但过度的设防心理又会在社交过程中产生负面作用,它会使周围人对你产生心理距离而敬而远之,从而阻碍正常的人际交流,所以在交往中一点不设防是很难适应社会的。下面我给你谈一谈人际交往要遵循的原则供你参考:①充分尊重对方的内心秘密或隐私;②会话交谈时,目光注视对方;③在听到对方的内心秘密后不要把内容泄露给他人;④不在背后批评别人,保住对方的面子。在遵守以上四条原则的基础上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⑴承认“真实的自我”,并将它展示在众人的面前,即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反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喜欢一个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而恰恰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最受欢迎。所以您不用太在意自己的缺点,对这点要有足够的信心。⑵要时时处处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经常要与别人合作,在取得成绩之后,要与他人共同分享;给他人提供机会,帮助其实现生活目标;当他人遭遇到困难、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⑶要胸襟豁达乐于接受他人及自己。当别人取得成绩时,要不失时机的给予赞扬和祝贺。这种赞美的话语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情绪具有传染性,即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给周围所有人带来快乐。“快乐”则会消融人际关系的僵局,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⑷要掌握沟通的技巧。与人沟通时,要注意倾听,倾听的时候,要面带微笑,最好别做其他的事情,并给予以表情、手势、点头等方面适当的反馈,特别是当对方有怨气和不满需要发泄时的倾听,更能显示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水平;在表达自己思想时,要讲究含蓄、幽默、简洁、生动,给他人提意见、指出错误时,要注意场合,措词要平和,以免伤及他人自尊心;与他人谈话时要有自我感情的投入,这样才会以情动人。⑸争取多沟通多交流。不要因为大家有些误解而避免交流和沟通,而应主动与大家沟通,参与大家的讨论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加强相互的理解和信任。⑹多吸收别人的优点,对他人的缺点,应多加理解和包容。平时对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鸡毛蒜皮的纠纷,不要太耿耿于怀,该忘的忘,该原谅的原谅,该和解的和解,不要太放在心上。所谓“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做主要的事情上。⑺要抽时间多参与集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以爱好结交朋友,也可以互相交流信息、切磋思想和体会,达到广泛交往与融洽人际关系的目的。杨老师:您好!谢谢您的开导!我发现自己就是太执着于具体事件的对错,纠缠在繁琐的过去里而无法释怀,以至于整天闷闷不乐,想不通。而且我对于事情总是有唯心的想法,自己觉得一个想法好,激动的不行,就觉得别人一听肯定也激动的不行。这同样适用于对别人想法的揣测上。我对别人想坦诚,就以为别人一定也想向我坦诚,然后我是坦诚了,别人那里可不一定。我现在明白了,喜欢一个人,不能太过分,越过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规则就会对自己对别人造成不便甚至伤害。而且,要时时处处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要避免不必要的过于思虑的行为。这样我才会成长,向我所想的理想的自己靠拢。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