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一:各大名校点招时间不断提前 小升初绝对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在孩子们向往着顶尖牛校的同时,牛校也加快了对顶尖学生的争夺。 以连续两年打响点招第一枪的101为例: 09年第一次点招时间:11月底 10年第一次点招时间:10月初 以北京重点中学的旗帜:RDF中为例 09年第一次点招时间:春节前后 10年第一次点招时间:11月底 其他重点学校的活动密集期也从去年春节前后提前到本届的11月左右。总体上看又整整提前了2个月时间! 由此可见,学习成绩永远是王道!前期的不懈努力可以让孩子在高年级时从容面对升学。
趋势二:开始了对五年级顶尖学员的争夺 2010年五升六暑期,人素班通过夏令营招收到了2个班的精英学生,从而整体上带动了北京顶尖学校对五年级优秀生源的争夺。。。2011年春,清华附对坑班中五年级的29位孩子发出MD,完成2012年小升初的第一次点招。 2011年4月9日,北大附中组织针对五年级顶尖孩子的海选考试。。。正式加入小五争夺战 再加上八少和八素在四五年级的招生,全北京的一批优秀学生其实已经在五年级顺利过江。 除此之外,景山小五班、建华7年制小五班等学校虽然从名气和影响力上不及顶尖名校,但也通过自己的特色班次,希望吸引到一些本地区的一些优秀生源。 以上种种变化,引出了一个结论:对于目标顶尖学校的孩子来说,一定要在五年级出成绩!不论是各大杯赛还是其他考试。
趋势三:语文权重不断增加 在全民奥数、英语人手n证的大环境下,语文的分量也在悄悄的提升,从人素夏令营的活动,到101点招只考了奥数和语文,十一、SZ大幅度提高语文难度…各大名校就像商量好了的一样不断的给语文增加砝码,我想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语文客观的增加顶尖学员的区分度,体现综合素质:感叹现在的NH真是多!奥数和英语早已学的没边了,差距只在毫厘之间,如何增加区分度,选拔更有潜力的孩子?语文的作用毋庸置疑,尤其是影响着高手间的对决。。。 2、文科类不容易短期提高,只好在进口提高要求:很多名校发现,语文好像是最不容易提高的科目了,时间长效果低,也影响着其他新学科目的高度,所以只好在进口更严格的要求。
如何应对语文的考试呢?泛泛的讲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文学常识的积累:比如三大名著(考红楼梦的可能性不大)是必考知识点。古诗、成语的掌握。 2、小作文的训练:很多点招考试和面试都会考到小作文,往往是200字左右。一些学校在面试时还会要求在4分钟内写出200字的作文,南京一对一辅导这个要求其实已经非常高了。 3、常识性知识的积累:这种考点很难准备,只能依靠平时的日常积累。 我总结了几类语文试题与大家分享 【最面熟类】:四大名著,古代故事 1、《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书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金陵十二钗'分别是谁? 【最易丢分类】:古诗、古词、对联 1、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道题很典型,因为考的不是耳熟能详的下两句。) 2、考查学生对联,给出上联,要求学生写出下联 【最灵活发挥类】:各种新颖的考试形式 1、根据成语写历史人物:纸上谈兵 2、'变杭为航'打一成语 【最综合考察类】:各种常识性的内容 1、用一句诗概括金庸的全部作品 2、故宫三大殿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