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202今日阅读:141今日分享:15

关于白洋淀的趣味介绍

白洋淀吹糖人小时候白洋淀郭里口村有一个笑话:娘外给你一分钱,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我吃糖稀!30岁往上的白洋淀人小时候谁没吃过糖稀啊?!那神奇的糖稀,可以做成大公鸡、马牛羊、西游记里的人物,可以做成蜜罐,里面有糖水可以喝。想起来了吧!白洋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小时候总是吃那种“糖粑”软化的‘糖稀’。卖‘糖稀’者,会用一特小号铁锅,架于一破铁皮桶制成的简陋小灶上,用锯末燃其小火保持‘糖稀’不会冷却变硬。在那个经济匮乏,食品短缺的时代,花上一分钱,买一个用小苇棍儿抹上如现在棒棒糖形状大小的‘糖稀’,对白洋淀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奢侈品了。白洋淀断鹰碑几年前白洋淀安新县某一工作组在白洋淀孙庄村一个渔民家的台阶上发现上面有雕刻的字迹,用水洗干净赫然写着三个大字:断鹰碑。经考证,这是康熙皇帝来白洋淀巡行的时候写的,这个断鹰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清朝康熙年间的白洋淀真的是日出斗金,富庶安康。康熙皇帝是个有雄才大略和超前眼光的人,而且很有环保意识,当时就下令处死所有的鱼鹰,并立碑不叫白洋淀养鱼鹰。这就是白洋淀“断鹰碑”的来历。洋淀的夏天是掏窝的最佳时节。夏天的早晨虽说还很凉爽,但在苇地里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密密麻麻的芦苇就像一密不透风的墙,把里面遮挡的严严实实,。我们钻到芦苇荡中,苇叶子拉在身上,别提多难受了,但是我们有动力呀!伙伴们分几个方向钻到里面,开始搜寻,当听到同伴欢呼“这里有”,其它的人会迅速靠拢过去。白洋淀上傲骄女——白鹭。白鹭,白洋淀上的孤傲之鸟。晚唐诗人白居易在《池上寓兴》中曾经写道:“水浅鱼稀白鹭饥,劳心瞪目待鱼时。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这首诗把白鹭伫立水边,外表闲暇,内心却饥不可耐的情景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白鹭,白洋淀人叫它“长脖子老等”,通体雪白,头有冠羽,背部蓑羽很长,做散毛状,以形体优美,性情孤傲著称,不与其它鸟类嬉戏。有人靠近它,仍伫立不动,唐诗中多有描述,李白就曾写过《白鹭》一诗“白鹭下秋水,孤飞如坠霜;心闲且未去,独立沙洲旁。”白洋淀翠鸟憨厚的白洋淀大水鸟——鹈鹕。白洋淀的大鸟是什么呢?当属白洋淀人称作“淘河”的鹈鹕 。这种水鸟身体犹如一只中等绵羊大小,嘴长呈扁状,嘴下有一个松紧力很强的皮囊。它在淀里时而飞行,时而游动,四处寻找较浅的水沟。一旦发现,便用嘴大口吸水,咽入皮囊存放,一次可以淘多半桶水;然后飞离浅沟,将水倒入邻近的河边,再返回来淘水,直到把水淘干,露出鱼来,再慢悠悠地享受劳动成果。这期间如有别的水禽抢吃沟里的鱼,它不会嫌弃,仍然与别的水鸟共享美餐。白洋淀的气象学家——苇莺,在白洋淀当地叫“呱呱鸡”。在白洋淀有一种鸟生活在芦苇丛中,叫“呱呱鸡”。这名字完全是依了它的叫声来的。声音悠长而响亮,可你看不见鸟的身影,那声音总是从密密的苇叶后传出来的。后来读《诗经》,开卷便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先生们说到“雎鸠”,有说是鱼鹰的,有说是苇莺的,我却认定就是这种“呱呱鸡”,那叫声很像“关关”之声。这鸟儿很聪明,能把三四根苇子用草缠在一起,在那交叉处用苇叶织一个窝,里边铺着一些软软的干草和细碎的羽毛。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