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看到武当山几天前刚刚降下初雪,既盼望见到银装素裹的武当,又担心天气不好是否能顺利登顶。朋友说这个季节很可能会看到武当云海,建议我们夜宿山顶,第二天早上看日出观云海。虽然没有如愿,但武当残雪也已经让我们惊艳,薄雾更让来自‘雾都’的我们心动不已,当然此雾非彼雾。
武当金顶的残雪,依然保持这样晶莹剔透,会不会被误认为吉林的雾凇?主峰天柱峰上的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征,也是武当道教在明朝皇帝朱棣扶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现在自然是游客来访的主要景点,不登金顶,这武当山就算白来了。 我们的车从大门口沿山路盘旋而上,各种连续‘大回转’让很少晕车的我都暗暗觉得有些恶心。
这一片就是金顶景区。山上虽然没有形成大面积有厚度的积雪,但淡淡白雪之中,红色的建筑显得更加娇俏动人。最左边是缆车站,下缆车需要经过石阶爬到最右边最高峰上的金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有很多宏伟的古建筑,建筑规模甚至不输五岳。其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宫阙庙宇镶嵌在峰峦岩洞和奇峰幽谷之中,布局巧妙、规模宏伟、技艺精湛,据说明成祖的几万工匠们在建造完北京故宫后,就浩浩荡荡开进了武当山。
我们选择乘缆车上山,当然也可以完全徒步而上,不过这需要四五个小时。从缆车站下来,也还是需要半小时左右的徒步攀登。
远眺群山,摇曳的枝条上雪影重重,香客们遗留下的红布带点缀在晶莹蓬松的白雪之间,煞是美丽。仰望金顶,武当的雪景因为有了古老的建筑和浓厚文化做陪衬,显得格外高雅出众。
武当山的兴盛来自与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因为明成祖是从其侄儿明惠帝手中强夺来的帝位,以正统角度来看是名不正、言不顺,为了消除种种不利于己的舆论,牢牢把握住已取得的帝位,故明成祖将武当山主祀的玄武神推出来,大造玄武神护佑他的神话,宣扬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以此证明他强夺来的政权是合乎天意的。明成祖开始大规在武当山模建造武当山道教官观,每日役使军民工匠达二十余万人,花费了上百万两白银,用了六年时间,最终建成了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的庞大的道教宫观建筑群。皇室的争权夺利无意中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建筑文化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