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4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如何打造非权力领导力?

非权力领导是相对权力领导而言的,体现在领导者身上就是一种非权力领导力,也被称做非权力影响力。李绘芳老师认为所谓非权力领导力,是指领导者通过自身良好综合素质和行为的体现,建立领导威信,从情感上影响下属,使下属团结在自己周围的一种凝聚魅力
工具/原料

非权力性领导力,指的就是领导人的品质、作风、知识、能力、业绩以及行为榜样等非权力因素对被领导人造成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更多地属于自然性影响力,其产生的基础要比权力性影响广泛得多。这种影响力表面上并没有职位权力那种明显的约束力,但在实际上,它常常能发挥权力性领导力所不能了挥的约束作用。李绘芳老师总结非权力领导力的四大要素:

方法/步骤
1

一、品格因素 品格因素包括领导人的道德品质、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领导人的一切言行之中。优秀的品格会给领导人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使人产生崇敬感,而且能吸引人,促使人去模仿。无论多么出色的领导人,倘若在品格上出了问题,那他的影响力就会荡然无存。   领导人如果在公开场合讲得头头是道,而在私下却大开后门,大搞不正之风,那么,下属对这样的领导人往往是表面服从,而内心是反感的。下属最讨厌的便是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领导人。为此,领导人要十分注意培养自己的优良品格。下属对于领导人缺乏某些素质因素,如能力、知识、经验等是可以原谅的,但如果领导人缺乏品格因素,则有可能使其彻底失去影响力。

2

二、能力因素 一个有才能的领导会给员工作群体带来成功的希望,使人们对他产生一种敬佩感。敬佩感是一种心理磁石,它会吸引人们自觉地去接受影响。人的才能同他的职务相称,是“人与事”的最佳匹配。但生活中的确存在一些位高才低的无能领导人。 他们身居高位,但是才气不足,这种领导人处理事务慢腾腾,往往不能按时完成计划。由于缺乏判断能力,他们还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这种领导人主持的工作群体,与其他工作群体在工作上无法协调。这样,势必妨碍工作群体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因为,如果在领导职位上他显示不出应有的才能,就得不到下属的敬佩,最终会失去下属的信任。

3

三、知识因素 知识就是一种力量,是科学所赋予的力量。一个领导人如果具有某种知识专长,他便会对别人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领导人所拥有的这种能力,即所谓的“专长权力”,也叫专家影响力。一个工作群体的领导人,必须掌握丰富的业务知识,才能正确地处理各类问题,使下属对此感到满意,这样他在下属中便产生了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超于职权之外的。领导人在职位权力之外,充分发挥“专长权力”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果。一个没有专家影响力的影响力的领导人由于缺乏业务知识,可能会在许多问题上一筹莫展。因此,领导人必须提高自己的的业务知识能力。

4

四、感情因素 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在有了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就大。领导人平时待人和蔼可亲,时时体贴关怀下属,与员工的关系融洽,他的影响力往往就比较大。如果领导人与下属的关系比较紧张,那么就会造成双方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排斥力、对抗力,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负的影响力。 领导干部在正确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力领导力的同时,要不断加强非权力领导力的自我培养,使其得到不断提升,以高尚的品格、卓越的才能、亲民爱民的情怀征服人、凝聚人,只有这样,才能率领大家不断创造事业的新辉煌。

注意事项
1

非权力领导力是双向的,是领导者与追随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领导者既是施力者,向追随者施加积极的影响力,又是受力者,主动地接受追随者给予自己的影响力。领导者若能积极主动地接受追随者的影响力,意味着能及时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把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反映到领导决策中去。

2

总之,领导干部在正确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力领导力的同时,要不断加强非权力领导力的自我培养,使其得到不断提升,以高尚的品格、卓越的才能、亲民爱民的情怀征服人、凝聚人,只有这样,才能率领大家不断创造事业的新辉煌。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