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85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官窑系 宫廷御用的珍品

宋代瓷窑众多,且大部分属于民窑。有些名窑被宫廷看中后,也兼烧一定数量的御用瓷器,如定窑、耀州窑、钧窑、哥窑等。可是作为被宫廷垄断的典型官窑,主要有以下四座:即余姚越窑、汴京官窑、汝官窑和修内司官窑。 越窑位于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浙江省余娥县,早在唐代就以盛产“秘色瓷器”闻名于世,至五代时被吴越钱氏始立为官窑。北宋时,越窑虽被宫廷接收,但烧窑时间并不太长;由于北方定窑、耀州窑的崛起,越窑的地位逐渐被各地名窑所取代。 汴京官窑是北宋的官窑,据说在河南省开封(当时称汴京)附近,但窑址至今尚未发现。修内司官窑是南宋的官窑,窑址在浙江省杭州(当时称临安据有关文献记栽,宋室南渡后,“袭故京遗制,置窑子修内司,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之旧窑,大不侔矣”。内窑即旧窑,遗址在万松岭;郊坛下窗即新窑,遗址在乌龟山郊坛下。 汝官窑也是北宋官窑,遗址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村。据1988年1月2号《中国文物报》报道,汝官窑的新发现,解决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大空缺。 汝官窑原为民窑,烧青瓷。北宋晚期,因定窑“有芒不堪用”,宫廷将其改为官窑,史称汝官窑,毁于靖康之变。因其寿命短,故传世迪物极少。据有关专家估计, 其遗物全世界仅有60件左右,弥足珍贵。据《宋史、和《宝丰县志》记载,宋哲宗元祐年间,宫廷曾在大营镇一带设巡检司专管窑业V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清凉寺到段店(厲鲁山县〉,一天进万贯”的民谣,足以说明汝官窑在当时繁荣兴旺的盛况。从窑址发掘的实际情况来看,也与文献记载大致相符。其主要器形有鹅颈瓶、壶、碗、盘、洗等,造型玲珑精巧。釉色有天青、天蓝、粉青、豆青及葱绿等,其中以粉青釉最为名贵。釉层丰厚腴润,内含玛瑙形成的结晶体,晶莹如玉,为典型的宫廷御用珍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