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币制以铜钱为主。清入关以前,既已开始铸造货币,入关后从顺治起,历代相延。清政府在中央工、户二部设局铸钱外,各省亦允许设局铸钱,制钱成为主要通货。钱币背面用满文表示局名,是清代铸币的重要特点之一。终清一世,用满文表示的钱局有50多个,其中铸钱最多的是户部宝泉局和工部宝源局。
工具/原料
放大镜
方法/步骤
1
正面 刻有顺治通宝,直径27.5mm
2
背满文宝源
3
顺治通宝背面“东一厘”直径25.1mm
4
直径25.5mm,背面“东和满文”
5
直径24.5mm,背面“临和满文”
6
直径25.5mm,背面“同一厘”
7
直径26mm,背面右侧“——”短横
8
直径25.5mm,背面右侧“同”字
9
直径27.3mm,厚度1mm,中孔穿6mm,重量4.1g,背面满、汉文“蓟”
10
直径26.2mm,厚度1.1mm,中穿孔5.8mm,重量4.7g,背面“宣和满文”
11
直径25.1mm,穿孔上“宣”
12
直径25.7mm,背面穿孔左侧“延”
13
直径47.5mm,折十,背面“十一两”
上一篇:W8系统如何换壁纸
下一篇:顺治通宝初版有几种,哪个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