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货加吃货
小董地面标高为海拔22-25米,系半丘陵平原,丘陵多为砂页岩和花岗岩建造,平原属山间盆地,分布于河流两岸。茅岭江、板城两江在镇中汇合,自东北向西南经那蒙、大直等数镇注入茅岭海,辖区14座水库总库量为736万立方。镇内地势总体呈东北高,并向西南倾斜。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海洋性气候,高温多雨,日照长,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180小时,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达37℃,极端最低气温为0℃,无霜期达345天左右,年均降雨量为2000毫米。植被属桂南植被区,为高温湿润气候绿阔叶、针叶林兼有类型,以松木为主,间有椎木、荷木、杉木、油茶、桉树等,还有野牡丹、铁芒箕等植被群落。土特产品主要有麻通、酱油、“大红节醋”、“酸辣椒”、果园鸡、杨梅、花卉、荔枝、龙眼、头菜、大蒜、马蹄等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有花岗岩、锰矿、钛铁、石灰石、矿泉水、稀土等矿藏。
11月2日,游客在广西钦州市三娘湾观光游玩。11月2日,广西钦州市三娘湾阳光灿烂,风平浪柔,海水、礁石、游人、绿树……南国海滨深秋午后一幅幅迷人的画图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三娘湾因拥有大量中华白海豚而成为广西最热门的景区之一,全国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是为一睹有着“海上大熊猫”美誉的中华白海豚芳容
八寨沟处于十万大山之中,是一段长达八公里的峡谷,植被非常丰富,都是原始森林开辟出来的。谷中有30多处大小深浅不一的清潭,泉水沿奇石从山上流下,形成了多处层叠的小瀑布。有几处大的潭水就像天然的游泳池,池水清澈平静,甘甜清凉,最适合夏季游泳消暑了。
冯子材故居又名宫保第,在钦州市钦州镇白水塘村,是冯子材退居时住所。 故居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积64350平方米,是冯子材重组萃军开赴抗法前线的总部。 居所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建筑,包括三个小山丘,周围有墙坦。屋分三进,每进三栋,每栋三式,构成富有古风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筑模式。面通宽40.5米,通进深45米。主体建筑面阔3间,合梁与穿斗式混合构架,硬山顶,灰沙筒瓦盖。建筑注重牢固实用,没有豪华的装饰,但质高艺精。还有宗庙、塔、宇、马厩、鱼塘、水井、花园、果园等附属建筑,外筑围墙,规模宏大,院内东头新建有碑林,字迹精湛清秀,笔势劲遒,自成一景
刘永福(1837年—1917年),字渊亭,汉族客家人,广西钦州人,祖籍博白东平, 清朝时的军事人物,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军。甲午战争期间,奉命赴台抗日,但最终失败。1895年5月25日台湾割让后,刘永福以疆土、百姓为重,不惧危命,率军毅然渡台,团结台湾广大同胞,坚决血战保台。他们寸土必争,处处为战,击毙了日本的阿部亲王。。。 刘永福故居又名“三宣堂”,位于广西钦州市板桂街10号。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占地面积22,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0多平方米,大小楼房119间。除主座外,有头门、二门、仓库、书房、伙房、佣人房、马房等一批附属建筑以及戏台、花园、菜圃、鱼塘、晒场等设施。是钦州市现存最宏伟、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 刘永福故居大门临江向东,有醒目的“三宣堂”大字匾额。门两边的对联是:“枝栖古越,派衍彭城”。刘永福当年援越抗法有功,被越王封为“三宣提督”,主管越南宣光、兴化、山西三省军事。“三宣堂”的命名是为了纪念这段光荣历史
注意安全就可以了,祝大家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