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48今日阅读:60今日分享:30

人皆有之的“坏”心理

鸟笼逻辑。屋里挂一个鸟笼,客人看到难免会问鸟在哪儿。无休止的解释会使主人不得不选择扔掉鸟笼或买只鸟。鸟笼逻辑”说明,几乎所有人都会下意识地采取惯性思维。生活中,还有不少人会依赖过去的某些经验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和决策。林春指出,这种思维模式会造成思考问题出现盲点,使人缺少创新,难以改变。说到底,惯性思维本质上就是缺乏冒险精神,不敢创新,因为逆流而上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破窗效应。某间房子的窗户破了,若没人修补,那不久后其他房屋的窗户也会被打破。人们会认为,都已经这么破了,那再破一点也无所谓。这一效应具有现实意义。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可人的心理却越来越脆弱,工作、感情中总有痛点,让人放弃努力、自暴自弃。这些挫折有时来自现实,有时来自想象。李君说,经不住事儿是缺乏忍耐力和定力的表现。我们要认识到不努力就不会有机会;不进取就不可能成功。习得性无助。指不可控事件不断发生,让人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无助的心理状态。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表现为习得的无能为力: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都会失败时,他的精神支柱会瓦解,丧失斗志,选择放弃,陷入绝望。成绩差、工作没起色、年老多病……大量处于逆境中的人都会出现类似的特征。这一效应还具有“传染性”,看到别人屡遭挫折,自己也会看不到希望。证人记忆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曾经在实验中让证人回忆一起绑架案的细节,结果发现,那些对笔录信心十足的人回忆的细节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准确。这种不能认识自己的现象被称为“证人记忆效应”。然而,人最难认识的就是自己。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这一警句刻在德尔裴神庙上。“自知”象征最高智慧,需要终生修炼。能认识自己是心智健全的标准,自满、自大、自傲的人很难获得成长和进步,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不和谐。因此,人不能没有自信,但不能自傲、自负。关键在于,做事情时,除了自我反省,还要听听别人的建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