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2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写程序需要靠天分和热情的三个步骤

承接以上的脉络,我们来谈「写程式需不需要天份和热情」这个命题时,首先需要更进一步讲清楚「写程式」的目标,才有办法深谈这件事。例如我简单将写程式的目标,分为以下三类分别做讨论:  (1) 写程式来解决特定非电脑领域的应用问题  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天份和热情。这类工作只要程式的逻辑正确,能力得以解问题、创新应用,那么程式写得好不好,不是重点。如果程式或演算法写不够好,找(2)的人来改;系统不够强,找(3)的人来一起解决。  (2) 写程式来发展电脑领域内的软体  这种人,常常是工作,一天到晚与电脑接触,时时要面对不断累积、越来越复杂的电脑软体,常常要学习新的软体语言、介面、架构,如果没有天份,那么可能难以理解复杂的部份,如果没有热情,恐怕不易坚持下去。  (3) 写程式来研究和发展电脑系统  这种人,例如在Google/Facebook/IBM/Intel/Apple/Oracle的系统研发部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各类与电脑系统相关的技术,改进现有的技术,而他们用来利用电脑来管理、分析和设计新的电脑系统的东西,都是程式,所以他们需要懂得写程式,但未必是程式高手。  这样讨论就清楚些了,不是吗?如果大家都把话讲清楚,鸡同鸭讲的事情应该会减少些。  图说明  我个人很不喜欢「以写程式能力来判断是否为强者」以及「为了写程式而写程式」的作法。过度强调这些,的确是造成社会刻板印象的根源之一。但是懂得写程式的人有很多在做(1)和(3)的工作,需要的远远不只写程式的能力,所以不应该特别突显(2)的状况,或是以为只有(2)才是王道。  然而,做任何学习和工作最好要具备起码的天份和热情,只是所需的专业和程度多寡不同而已。所以说「写程式不需要天份,也不需要热情」这句话是有瑕疵的,拿来破除迷思可以,但请不要笼统地抓住这句话到处去宣扬。  总之,想学写程式,多一项能力,也多了逻辑思考和清楚表达的训练,是一件好事。至于学了之后要做什么,那就有太多的选项,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入门来学,才能确切分辨以上所讲的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