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服务器或专业的图形工作站来说,SCSI硬盘是毋庸置疑的选择。SCSI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应用范围很广的接口规范,可以连接硬盘、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磁带机等多种设备,堪称系统中除CPU以外的另一个控制核心。与普通的 IDE硬盘相比,SCSI硬盘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SCSI接口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目前最新的IDE接口规范 可以达到133MB/s的传输速度,而SCSI接口峰值带宽已经达到了320MB/s; 在对应的硬盘技术上,IDE产品也明显落后于SCSI产品,的两款代表型产品为例,Barracuda Ⅳ 是目前最出色的IDE硬盘之一,它的转速为7200rpm,平均数据传输率为34MB/s左右,寻道时间也在15ms以上,而SCSI硬盘中的极品-Cheetah X15的转速已经达到了15000rpm,平均数据传输率超过了50MB/s,寻道时间也在4ms之内。
其次,SCSI硬盘的另一大优势在于CPU占用率很低。早期的IDE 硬盘采用PIO工作模式,在进行数据传输时,CPU占用率基本达到100%,根本无法进行其它操作,随着DMA技术的出现,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CPU无需再对数据传输进行全程监控,但是仍然会占用较高的系统资源;而SCSI设备则不存在这种问题,CPU只需将数据传输指令发送给SCSI控制芯片,而无需参与整个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与计算,这种特点尤其适合于I/O操作频繁或经常涉及到大容量文件交换的场合,所以广泛地被专业服务器和图形工作站所采用。
除此之外,SCSI还具有扩展性丰富、纠错能力高以及进行多任务操作时智能化更高等多种优点。但是,昂贵的价格还是限制了SCSI硬盘的发展,普及程度远不如普通的IDE硬盘,只能应用在一些高端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上。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或安全性的技术。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形成了多种级别,我们常见的形式有RAID Level 0、RAID Level 1和RAID Level 0+1。
RAID Level 0 在RAID BIOS的设置界面中选择Stripe模式,即可实现RAID Level 0功能。RAID Level 0是一种单纯追求性能的方案,它至少需要两块硬盘。虽然在Windows的环境下,系统将这两块硬盘视为一个大的逻辑硬盘,但数据是以块为单位平均分配给两块硬盘的,读写操作均是由两块硬盘分摊,所以能够缩减将近一半的读写时间。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用户也可以构建由4块硬盘组成的RAID Level 0系统,这样可以得到接近于单块硬盘4倍的读写速度。须要指出的是,如果用户使用不同规格的硬盘来构建RAID Level 0系统,那么逻辑硬盘的容量并非是这些硬盘容量的总和,而是所有的硬盘都向容量最小的硬盘看齐,也就是说,当RAID Level 0系统由两块硬盘组成时,逻辑硬盘的容量为两倍于容量较小的那块硬盘。RAID Level 0方案最大的缺点在于它安全性较低,一旦组建RAID系统中的一块硬盘出现故障,将会影响整个系统,所以构成RAID Level 0系统的硬盘数量越多,危险性也就越大。由于这一原因,这种方案并没有被广泛地采用,只是适用于那些对性能要求较高,而对数据安全性不太在乎的领域,如图形工作站。
RAID Level 1 RAID Level 1又称为镜像(Mirror)模式,是以安全性为前提的一种方案。与Level 0相同,Level 1同样需要至少两块硬盘。写入数据时,系统会将数据同时写到两块硬盘上,当读取数据时,系统会从源盘上读取。如果读取失败,系统会自动读取备份盘上的数据,而不会造成工作任务的中断,即使有一块硬盘损坏,只要换上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BIOS内的Rebuild功能, 便可将数据即时还原,所以使用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RAID Level 1系统的实际容量只有总容量的一半,如果两块硬盘的规格不同,系统容量等于较小的硬盘容量。
RAID Level 0+1 顾名思义,RAID Level 0+1就是将RAID Level 0和RAID Level 1的功能集于一身的一种方案,同时具备了高性能和安全性。RAID Level 0+1需要同时使用4块硬盘,所以说“安全性”和“高性能”是建立在高成本的基础上,要求用户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RAID Level 0+1实际就是两组RAID 0系统之间又构成了一个RAID 1的阵列,在每次写入数据时,磁盘阵列控制器会将数据同时写入两组RAID 0阵列中; 这种方式同RAID 1一样,硬盘使用率只有50%。
抛开这些复杂的功能不谈,IDE RAID还具有一个最基本、更实用的特点——它能够令一些老主板也支持最新的磁盘传输协议。相信还有很多用户至今仍然在使用Intel 440BX主板,因为Intel 440BX是一款经典的产品,令人难以割舍,而更多的原因恐怕是这些用户不想为全面系统升级而支付昂贵的费用。 其实,升级部分配件也能够令系统再次焕发青春,通过Socket 370转Slot 1的转接卡,Intel 440BX可以继续为1GHz以上的 Tualatin Celeron处理器服务;同样,添置一块ATA 100或ATA 133的IDE RAID卡,系统也能支持最新的磁盘传输协议,从ATA 33到ATA 100的变化,会带来相当显著的效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