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3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学会这五招,让你论文写作不再愁!

很多同学在论文写作时,面对着模棱两可的论文题目可谓是一筹莫展,手足无措。所以,今天小编来为初学论文写作的同学们讲解一下大学论文究竟应该怎样写~~
工具/原料

论文写作材料,资料

方法/步骤
1

定题很关键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因此,对初学论文写作的朋友来说,确定好选题,不容丝毫马虎。1.热门与冷门的选择热门选题的好处:一是资料容易搜集,一段时间内各种媒体会有较多的相关资料信息出现;二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这类问题,你有切身的感受;三是一旦你写得好就有机会被有关报纸、杂志采纳。其缺点是,一个选题有许多学生选,大家搜集资料的来源差不多,写出来的文章七拼八凑,从内容到结构都差不多,难出新意。指导老师看到这类文章自然不可能给出好成绩。冷门选题也是相对而言的,对学生来说,也就是选得少或不选,资料搜集较难的选题,但也必须具有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而不是指脱离经济生活,太陈旧的选题。2.大题与小题的选择大题涉及面广,可写的东西多,但不容易写深,四面出击,面面俱到,只能是泛泛而谈,也容易出现漏洞。小题虽然可集中精力,但也不能太小,没有足够的拓展空间,又可能达不到毕业论文的要求(5,000字左右),从而把自己限制得太死,搜集起来的资料也没办法安排到文章中去。3.选题与实践的结合选题无非有二种情况:一是确定选题后搜集资料,有局限性(一般学校都这样要求);二是围绕某一方面,在占有资料基础上或有实践经验基础上确定小的选题(这种较科学和合理)。当然,一旦确定选题后,没有特殊理由,一般不主张随意变动,因为选题变动太随意,学校不好管理,指导老师也没办法把握,而学生自己最终可能把握不好,失去成功写作论文的机会.

2

论文摘要很重要,所以摘要的写作要注意:(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3

后记写作应避免这些问题:(1)全文感谢不断,使论文平庸无奇,失了灵气。(2)溢美之词过多,失了后记的要义。(3)感谢内容分寸失当,让被感谢者感到尴尬与不适,好的后记要找准感谢的源头,让被感谢者感到是受之无愧的。(4)有些人写论文,会把很多学术界名人拉来为自己撑腰;还有人喜欢炫耀自己交游的广博,把似是而非的交往写入后记。(5)结构把握好,篇首抒情,然后再引出感谢,整篇文章的逻辑就有了。(6)作为门面的“后记”,不要写错别字。(7)字数把握好,一篇后记不能太短——太短了交代不清楚;也不能太长——太长了言语往往啰嗦。

4

有效阅读文,今天给大家介绍几个快速提高阅读文献能力的技巧。(1)看文章时作笔记阅读笔记本可按不同的内容进行分类摘录,如:进展,研究方法,实验方法,研究结果等,并可加上自己的批注。(2)勤思考不单单是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没做什么,或者他的实验能不能和他的结论吻合,数据可不可靠等等。用图表的方式将作者的整个逻辑画出来,逐一推敲,抱着一种挑的心态想。(3)多与人交流和导师谈谈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各自所了解的所在领域某一方向的研究进展;与相关方向的牛人谈谈,对自己的启发要比看文献大的多。不仅与本领域的牛人交谈,还抓住机会与其他领域的牛人交谈,牛人的一句话,有时你读半年书都读不来的。

5

一起看看记笔记的几个重点● 首先,检视欲研究主题的已知事实,了解其思维范畴及论述。可以参考课堂笔记、教科书、百科全书或其他资料来源。● 试着简单列出预计阅读资料应解答的细项。这些子标题能帮助读者不失焦,也是相当实用的笔记标签。●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切入点,建议由已知有争议空间的角度下手。接着,开始撰写自己的研究问题。这个问题应包含归纳、演绎和资料搜集两部分。此时,甚至可以先拟好一个初步解答,做为暂定的实验假设。● 接下来,便能开始寻找合适的阅读材料,例如:哪些已知事实及理论能帮助自己回答研究问题、哪些他人的意见与论述能协助判定研究结果是否适切。避免抄写过多内容撰写论文,必须以自己的思维模式表达,不只是引用他人作品。安排时间多去了解参考资料,并将其论述整合至自己的思维当中。笔记上只应出现和研究主题有关的概念,总结(而非抄写)相关叙述。● 只有以下情形应完整记下精确文字:该概念已设计成好记、清楚的名词;若为此情形,论文中亦应正式引用。● 否则,尽量用自己的文字表达概念。改写他人论述只是浪费时间。选择最重要的概念做为标签或子标题,其余则用自己的话说明。● 避免过度依赖划线等重点标记。在页缘(或使用自黏贴)用自己的话写下说明笔记。有效的为笔记做分类标签无论笔记的分类形式为何,其目的均是为了日后的方便使用。● 养成以编排书目的顺序编排资料的习惯,节省日后综合各种资料时重新整理条目的时间。以作者姓名与页数编排笔记的另一好处,是撰写论文时,若须标出参考资料,只需再补上出版资讯。● 尽量试着将笔记纸/卡上的各条目维持分离与独立。这么做能让笔记不失焦,往后重新组合亦较方便。将笔记条目完全打散,利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其重新连结,是极具成就感的经验。● 笔记各条目间留下空白,以便日后加注。重新阅读笔记时,补上自己对内容的相关疑问、回应、及交叉参照等。这些评论内容能形成论文初稿的原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