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85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Linux监控神器iostat教程

iostat是I/O statistics(输入/输出统计)的缩写,用来动态监视系统的磁盘操作活动,通过iostat命令可以方便的查看CPU、网卡、tty设备、磁盘、CD-ROM等等设备的活动情况,负载信息,默认情况下系统是不带这个工具的。
工具/原料

centos7操作系统

方法/步骤
1

首先我们进行iostat的安装,由于其在sysstat内包含,因此我们执行命令'yum install sysstat -y '进行安装软件,具体操作如下图所示。

2

待软件安装完毕后,我们介绍第一个命令'iostat',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显示所有设备的负载信息。下面详细介绍各个指标代表的含义。cpu属性值说明%user 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nice 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system 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iowait 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steal 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idle cpu空闲时间百分比注意:如果%iowait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idle值高,表示CPU较空闲,如果%idle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CPU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idle值如果持续低于10,那么系统的CPU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磁盘属性值说明tps 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kB_read/s 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kB_wrtn/s 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这些单位都为Kilobytes。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

3

下面介绍第2种用法“iostat 2 2”表示定时每隔2秒执行一次命令,且执行2次。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

4

下面介绍第3种用法“iostat -d sda”表示显示指定磁盘sda的信息,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

5

下面介绍第4种用法'iostat -t'表示显示终端和CPU的信息,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

6

下面介绍第5种用法'iostat -m',表示以M为单位显示所有信息,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

7

下面介绍第6种用法'iostat -d -k 1 1',表示查看磁盘信息,并以KB单位显示,且每隔1秒执行一次,共执行1次。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

8

下面介绍第7种用法'iostat -d -x -k 1 1',表示查看磁盘信息的详细信息并以KB为单位,每隔1秒执行一次共执行1次。返回结果各个列说明:r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读操作数目.即 delta(rmerge)/swrqm/s 每秒进行 merge 的写操作数目.即 delta(wmerge)/sr/s 每秒完成的读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rio)/sw/s 每秒完成的写 I/O 设备次数.即 delta(wio)/srsec/ 每秒读扇区数.即 delta(rsect)/swsec/s 每秒写扇区数.即 delta(wsect)/srkB/s 每秒读K字节数.是 rsect/s 的一半,因为每扇区大小为512字节.(需要计算)wkB/s 每秒写K字节数.是 wsect/s 的一半.(需要计算)avgrq-sz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 (扇区).delta(rsect+wsect)/delta(rio+wio)avgqu-sz 平均I/O队列长度.即 delta(aveq)/s/1000 (因为aveq的单位为毫秒)await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 (毫秒).即 delta(ruse+wuse)/delta(rio+wio)svctm 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即 delta(use)/delta(rio+wio)%util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或者说一秒中有多少时间 I/O 队列是非空的,即 delta(use)/s/1000 (因为use的单位为毫秒)。具体展示如下图所示。

注意事项

本篇只是介绍了iostat的基础用法,更多用法请执行'man iostat'进行查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