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可能没有真正进行专题学习的经验,实际上可能根本没有过持续进行深度学习的体验,还停留在从入门到放弃只得到一点概念可能永远无法下手或者尝试无数次下手结果还是失败的阶段。结果就是永远都在学永远学不会。
工具/原料
1
纸笔
2
书籍
方法/步骤
1
查资料,画出专题结构,制定学习规划。进行专题学习不建议一上来就看一本书,因为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专题,比如学机器学习,里面的每一章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如果啥都不懂就学,很容易坚持不下去。
2
找出基础部分和特别想学的部分,制定里程碑,贴身学习。专题学习势必是要学懂基础部分的,基础部分都看不懂,后面就更不懂了。但很多时候基础部分可能会花很长时间去看,而且没有任何输出,还是很容易放弃。所以我建议一边学基础,自己亲手梳理基础框架写出来,可以写博客,可以写文档,方便随时能快速找到。一边秉承应用实际的原则学某个专项点,比如机器学习就直接学想学的算法。一个专项点算一个里程碑。贴身学习的原因是,光看你是无法深入理解的,必须要用。
3
输出,持续不断地输出,要有写一本书的意识。为什么强调输出呢?因为只有脱离书本能直接使用了,学到的东西才算自己的。所以一定要输出,写博客,写书都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去复述,用自己的话去输出。
4
最后要告知的一点是,要多重复几遍。学习的过程是不断通过已有知识和新的简单知识建构出新知识的递归过程。看第一遍,你可能只理解20%;你要梳理输出再快速总结一遍,也可能只理解到50%。当你看到后面对前面可能已经能更好理解的时候再去看一遍,那么理解程度可能就能到70%了。看书过程中,当前的难点很难攻克,可以看后面再去回看难点。还是很难懂的时候,再去搜其他文章获取灵感。因为不同人写文章是有不同角度的,同一角度无法适合任何人,毕竟水平不一。如果还不懂,那只能拆解了,一句一句调试,慢慢啃了。
下一篇:北方药学杂志社投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