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62今日阅读:155今日分享:35

基金写作误区和写作要点分析

国家基金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财务上科研支持,基金申请书的写作不能有半点马虎。了解下面的基金写作误区和写作要点将有助于你完满的完成一篇基金申请书。
方法/步骤
1

误区一:因为要创新,所以不懂的东西也要写进申请书里  不错,NSFC的最大特点就是鼓励创新!如果没有创新性思维,如何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科学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几乎每个申请人多多少少都会在申请书里面把自己的创新思路描述一番。但是,有些人为了创新而创新,以为提到一种时髦的技术手段就创新了,事实上他们过去从来没有采用这种技术开展过任何研究,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研究基础的外行,显然言多必失。  记住:凡是自己一知半解的东西,最好少提,凡是自己不懂的东西,绝对不要提!

2

误区二:因为要研究科学前沿,所以申请书要写得够专业  NSFC的确鼓励研究科学前沿课题并探索未知世界,但由于遴选通讯评委的不确定性,往往申请书不可能都落到“小同行”手里,而更多情况下是由“大同行”负责评审。如果你的申请书写得过于专业,以为专业术语不用解释别人都看得懂,那么你就是太看高评审人了。  记住:你写的申请书一定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专业术语最好解释清楚一些,太专业的问题不妨科普一下。

3

误区三:因为研究力量要雄厚,所以高职称、高学历的人要多  当评审人打开课题组成员一眼望去只见几位研究生,当然会留下课题组的组成不合理、研究力量薄弱的印象,可能因此否决你的申请,但是如果你一味让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扎堆,而这些人又并不能胜任课题的相关研究工作,反而会成为评委爱抓的一个“小辫子”!  记住:课题组成员不要刻意搞“拉郎配”,只要看上去顺眼就可以了。

4

误区四:因为资助经费多,所以直接实验经费可以少写点  谁都知道,写申请书时没人说得准哪一项该用多少钱,说白了就是瞎编,但因为有经费预算是否合理这条意见,所以评委就会看看你的经费预算表。今年的资助经费大幅度提高了,你也觉得实验用不了那么多钱,于是你就减少了直接实验费用,相应增加了其他杂项经费。  记住:直接实验经费至少要占60%以上,杂项经费应该尽可能少。

5

误区五:因为参加的项目多,所以不想全部列出来  如果在研项目多,全部列出的确会给评委留下没有时间主持该项目的印象,尽管谁都知道参加课题的人多数是挂名,实验根本不关他的事。如果是参加NSFC项目,即使你不写,评审人也可以查到。不过,NSFC以外的项目,评委是查不到的。另外,青年基金申请者不必担心跟导师一个研究方向,因为导师雄厚的研究基础只会给你加分而不会减分。  记住:如果你参加NSFC项目,应该如实列出,但非NSFC项目,可以少写或不写。

6

误区六:因为年度计划可以随意编,所以评委不会很在意  虽然实验进行以前谁也无法把握进度,但大致地预估一下实验大项的完成时间还是有必要的。一般实验进行的时间区间可以精确到某年某月,实验结束的时间可以到项目结束当年的年底,然后在次年3月前完成结题,也可在年底前预留3个月安排成果鉴定、验收及撰写结题报告。

7

误区七:因为预期成果属于臆测,所以评委不一定那么看重  在写明预期成果时不要夸大其词,应该恰如其分,最好列出具体的验收指标,如发表论文的篇数、申请专利的项数、产品的数量及质量指标、推广应用的范围、规模和效益等。  记住:预期成果一定要有具体数据,用以作为项目结题及成果验收的依据。

8

误区八:因为研究论文都是公开发表的,所以评委自己可以找得到  在个人简介中,论文或论著只要列出作者、题目、期刊和页码就行了,但是一些能突出你研究业绩的代表作有必要附上截图,给评委一种视觉冲击,可以给你加分。这些截图可以放在论文列表之后,也可以附在附件材料页面,只需包含期刊名称、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及单位就可以了。  记住:评委不会逐篇查阅你已经发表的论文,最好把一两篇代表作进行简单的电子化处理,以便加深评委的印象。

基金申请评审的要点:
1

基金申请书涉及科学“四股”中的第一股(Why do you do this)和第二股(How do you do it)。“四股”中的第三股(What are the results)和第四股(What is your interpretation)是基金项目结束后的事。基金项目申请书完全等同于一场公开的口头辩论:您得“完整地”、“煽情地”、“逻辑地”去赢得辩论。我评审过的本子中在“为啥要做”(Why do you do this)部分写得“不太满意”的仍然不少。  “不太满意”的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两条:  (1)“研究意义”(Research Rationale)不够激情也不够逻辑。  (2)“文献述评”逻辑不清。

2

“研究意义”部分讲述的是:问题的来由,它的科学和实践重要性,以及“您的申请书所设计的研究”的优势所在。“文献述评”部分最忌讳:毫无逻辑的文献罗列。  文献述评的功能有两个:  (1)显示您对相关学科的进展是十分了解的。  (2)由文献述评导引出您的申请书所涉及的科学问题(即:什么问题是前人还没有解决而您准备去解决的问题 ? )。

3

我喜欢那些“语言逻辑关系清晰”的申请书!我自己的经历反复地告诉我:无论如何细致地关注“语言逻辑问题”都不会过份的。与撰写科学论文一样,项目申请书撰写也必须遵守语言三C原则。  “三C”原则:  (1)complete(完整),  (2)concise(简明扼要),  (3)coherent(连贯的、合乎逻辑的)。  基金申请书“获准”的三原则(也算是评审标准吧)

4

在美国NSF和中国NSFC的经历都“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一个基金申请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子。  第一,申请书的质量:  其质量不仅取决于申请书对科学问题的把控,也取决于申请书全文的表述清晰度和雄辩性。  第二,项目负责人和团队的质量:  项目负责人的很好学术简历以及他/她在之前的NSFC项目的表现是至关重要的。还有,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的互补性和对项目的适宜性也都是重要的。  第三,可操作性:这里指的不仅仅是您的研究条件等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和给定的经费条件下,您是否能完成您承诺的任务(over-promise 和 under-promise 都是不可取的)。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