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工具
关于网页配色'色轮'、'色卡'等辅助性配色工具,但那更多都是从印刷介质上的色彩系统延伸出来的,不完全适用于网页,甚至造成很大的局限,比如会较真的通过色轮来选用网页色彩。再比如通过下面提供的配色组合,能自由的应对一个又一个的类型相若的网页设计需求。
由于CMYK与RGB色彩模式不同,网页的色彩呈现数量要庞大的多,选用也应该更自由,但在配色上却常碰到设计作品偏脏、发灰、花哨等大问题,这事儿得解决。'网页配色不宜超过三种。'真理,这没错,但更多是从色相(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不同颜色)上来说的。色相差异明显,主要色彩的选取就比较好办,常见的有对比色、临近色、冷暖色调互补等方式,可以简单设定,或直接从成功作品中借鉴主辅色配比都可以,比如常见的朱红点缀深蓝、明黄点缀深绿等。但通常,需要面对的设计需求在色彩分配上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
如上所示,根据网页信息的多寡,会有更多色彩区域的层级划分和文字信息层级区分需求,那么在守住'网页色彩(相)不超过三种'的原则下,只能寻找更多同色系的色彩来完善设计,也就是在'饱和度'和'明度'上做文章。这也就是本文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要分享的'天然'配色技巧:叠柔配色法。叠柔配色技巧分享:这个方法非常简单,无需知道三角函数、四则运算,无需理解色彩指数和直方图,甚至不用了解色阶曲线和亮度强弱。可以对色彩毫无知觉。只需要明白三个关键词:叠加、柔光和透明度(填充)。如果连这三个关键词都不甚明了,那就记住所在的位置(下图):
注意:透明度与填充略有不同,填充不会影响到'混合选项'的效果,而透明度则是作用于整个图层。
即:用纯白色(#ffffff)和纯黑色(#000000)通过'叠加'和'柔光'的混合模式(效果类似调整饱和度和明度),在任意一个色彩上得到最匹配的颜色(然后通过调整透明度选取最适合的辅色)。上图示例中,调整叠/柔模式的黑白色块的不同透明度(取10%到100%整数值为例)就可以得到差异较明显的40种配色,通过这种技巧,理论上每一种颜色都可以轻易获得无穷尽的'天然配色',并且是'0失误'由于叠加和柔光模式对图像内的最高亮部分和最阴影部分无调整,因此该配色方法对纯黑色和纯白色不起作用。设计实战演示:简单三步:①一个黑或白色,或黑白渐变(可以是点、线、面...甚至字体)②混合模式选择叠加或柔光③调整透明度(1%-100%随意,省心的做法是直接键入一个整数值,比如:轻质感类页面可以选择20%-40%,重质感感类可以键入60%或以上)如下图:
无论采用何种主色,用黑白色彩叠加或柔光,都可以轻松自如的获得完美匹配的整套色系,附件有PSD源文件。这并不仅仅适用于色域划分或提取几个辅色,如下图:字体颜色、细节线条、按钮渐变、边角高光、描边阴影......都可以用黑白色肆意挥酒。
方法延伸细节篇假如将该方法运用到一个按钮上。通过混合选项中的'阴影、外发光、描边不适用叠柔法、内阴影、内发光'可以自由的刻画5层像素级细节,通常在实际的使用中刻画1到3层即可。
且无论形状、色彩如何变化,这些细节都如影随形、色彩都随变而变~可节省大量重调细节或盲目选取配色的时间。细节、品质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