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家族都将修谱当成最重要的大事,但是,因为战乱、政治、天灾、印刷技术等等原因。能够被完好保存下来的族谱少之又少。特别是到了解放后破四旧以及文革时期,族谱遭受灭顶之灾,好多族谱都在那个时期彻底消失了。那么没修过谱的姓氏支系,该怎么修谱?下面家谱国际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方法/步骤
1
若没有文字记载,大多都不会记得自己曾祖父的名字。这就给人员登记造成很大的困扰。在进行人员登记的时候,只能各家自己完成往上追溯了,能记得多少代是多少代。当然,祖坟墓碑上记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这时墓碑也就起到大作用。
2
现在有了更方便准确的方法,华人宗谱的电子族谱会一直存档,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保证了信息的留存,绝不可能丢失。
3
方法:有老世系按老世系往下排,若没有,重新制定新的世系。
4
人员登记完成后,如果知道族人均按老世系排辈的,仍然按老世系往下顺沿。假如与老世系完全脱节,只能重新确定新的世系。
5
比如,新登记的人员,最长一辈可以定为一世,当然也可以定为任何世。若定为一世,因为其他族人不是此一世所传,如有的家庭是从二世或三世起,均不能接一世之下。若某家庭是从四世开始,则前面的三世二世一世,均为空缺。
6
没有老谱世系,那么就可以按照日常关系亲疏为依据,上面很多代的可能在世的族人不是很清楚,但是近几代的还是大致知晓的。因为是新编修族谱,可以在族谱之中着重说明本族来源。
7
一个族的源流,一般都会在族人代代相传,这个口口相传的描述,或许有错误,但是可以给后人做个参考,找到有力证据之后进行修改。
上一篇:完整的家谱包括哪些内容
下一篇:如何开展新家谱的编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