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过于追求高价油。 汽油标号只是标定汽油抗爆能力的参数,它与汽油是否清洁和是否省油没有必然的联系。加何种油要遵循说明书上的用油标准,使汽车发动机压缩比系数与汽油抗爆系数相适应,不能用价格衡量(压缩比这个指标一般可以在汽车说明书中查到,汽车生产厂也会在油箱盖内侧标注推荐使用的燃油标号)油的品质。 除了汽油外,润滑油是另一大开销。汽车行驶5000km基本上就需要更换润滑油了。作为汽车最重要的保护品之一,品质优良的润滑油可有效地保护发动机,减少磨损,使车辆具有更好的使用经济性。 选择润滑油应根据发动机的要求进行选择,既没必要在要求较低的发动机上使用过高级别的润滑油,也不能将较低级的润滑油使用在要求较高的发动机上。像夏利、桑塔纳这样大众化的轿车,使用国产普通润滑油足以,没必要使用进口高档润滑油,要根据车的技术要求和使用条件“量力而行”。 (2)不要采用经销商而非制造商的维修日程。 汽车维护周期是指汽车维护的间隔里程或时间。用车初期主要是正常维护,费用相对较低;当车辆使用一定年限或行驶一定里程后就会进入维修期,费用就相对高一些。科学地确定各类维护作业的间隔里程,不仅能使汽车经常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还能使您节省维护费用和修理费用。 在决定汽车维护周期时,应参照汽车制造厂推荐的维护周期,结合汽车自身的技术状况和实际使用条件,对维护周期做适当的调整。一般汽车技术状况良好的新车,可适当延长维护周期;而汽车技术状况较差,或运用条件恶劣,则应适当缩短维护周期。 (3)自己动手更换简单部件。 空气过滤器和雨刮器都是汽车必不可少的辅助配件。空气过滤器是空气进入发动机要经过的第一道“关卡”,其作用是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与杂质,保持流入引擎内的空气都比较洁净。而雨刮器则增强了车主雨季出行的安全性。 一般汽车的空气滤清器在2万km要换一次,1万km进行一下检查,雨刮器需要每6个月至1年更换一次。可以说,空气过滤器和雨刮器是车中价格最低廉的部件了,二者的检查与更换都很简单,自己动手足以应付。 (4)油箱要加满。 一些车主常常只加小半箱油,临近耗尽时再加油。其实这样做会使油箱中的燃油泵上部经常得不到燃油冷却,容扇发热烧损,而更换一只燃油泵需好几百元,用这种方法控制用油实在是因小失大。因此,加油时一定要将油箱加满。 (5)更换滤清器。 要时常注意对汽车的机油滤清器进行清洁,及时更换。因为在汽车内燃机使用过程中,灰尘等杂质将不断混入机油中,同时空气及燃烧的废气对机油的氧化作用,会使机油逐渐产生胶质或者油泥。这不仅会加速零件的磨损,而且易造成油路堵塞。所以要定期地对汽车的机油滤清器进行清洁,及时更换。 (6)轮胎充气不当。 校正胎压是安全检查中最重要的一环。胎压过低会导致不正常磨损或轮胎内部损伤;胎压过高则会使得轮胎及轮圈较易受到不平路面的冲击而变形,甚至会导致爆胎。胎压必须定期检查,除了备胎以外,其他轮胎最少两个星期检查一次。胎压的检查必须是在轮胎冷却的情形下进行,否则高温会使胎压升高,测不准。只要停止行驶1h以上轮胎即处于冷却状态,切勿以快速剧烈的方式给轮胎降温。测胎压必须针对不同车辆、不同轮胎以及不同的用途所定的标准。最后,还要经常检查一下备胎压力是否正常。 (7)长时间原地热车,费油还毁发动机。 原地热车对汽车发动机有利,特别是在冬季外界气温低,就更有必要对车辆进行热车。汽车起动后不宜马上行驶,正确的做法是让车保持自然怠速的状态直至水温开始上升,怠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出发。不要以为踩油门可以让预热时间缩短,相反,这样做不仅费油,对发动机的损害也是极大的。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如果是没有出磨合期的新车,更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热车,不然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 (8)换防冻液2年一次已足够。 一般防冻液的更换周期为2 -3年或是行驶3万-4万km。有的防冻液存放一年后,会出现少量絮状沉淀,这种现象无碍使用。如果出现大量的颗粒沉淀,表明该防冻液已经变质,不能再使用了。需要提醒的是,更换防冻液前别忘清洗发动机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