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中期青花盘碗中间下榻,清代没有。明代比较大,明早期中间较厚,不容易变形,一看明中期。2、明底足,火石红,两边修。3、清代宝石红,太白尊,手感重,民国仿的轻。4、元代斗立碗足底鸡心釉。5、高足碗,足碗相结,元代用胎接,有胎条痕迹,明代用釉接。6、青花瓷成化纹饰勾勒点染不出格,元代,明早期实笔画有时见空白。7、青花明早期底足外边修明中期开始底足两边修,似吉鱼背,有扎手感,中直。清代修成泥湫背8、青花大片云气纹等要这线,一般纹饰在上大半部的为洪武,靠近下半部的为永宣。9、青花盘底明早期外斜,明中期里外直。10、青花晚明有时有跳刀底。11、青花碗折腰处,明早期往上手感由粗到细,明中期—清代厚薄手感相差不大。12、青花成化前,由于即行釉,里外,上下,白釉有色差。成化后,里外基本一样。13、凡有外豆青,里青花的器物,只有永宣和康熙时。14、粉彩,雍正盛行,康熙出现,淡雅柔丽,柔软较凸出。15、乾隆粉彩,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茎,以前是简单渲染。16、凡看到青花浮在釉层表面的一般为光绪民国货。17、从侧光看釉质表面有很密集的针眼,说明釉质薄为光绪末年民国货。18、凡看到人物脸上有红彩一般为民国货(如三星人件,弥勒佛,观音等)。19、凡器物底款有康熙年制四字二行青花楷书款都是民国仿康熙东西。20、心看到红笔书写楷书款“大清乾隆年制”二竺款都为民国货21、凡看到底有红笔书写“官居窑内造”四字二行款都为光绪。22、凡看到粉彩器物中间有金彩,牡丹绿彩,牡丹花彩,红彩牡丹都为光绪的东西。(有盖缸,茶缸,粉缸,碗盒,茶幢等等器物)23、凡看到粉粉蝴蝶纹,一面是海燕纹都为同治货(有一大批东西)。24、凡看地到软彩,不管是山水,人物,花鸟纹旁边有诗句的都是同治—光绪。25、看到大瓶上哥窑青花的耳朵是一枝梅花状的,一般都是光绪。注意哥窑青花最高年份为乾隆,但大多是同光年份。26、看到哥窑(碎瓷)上面,加粉彩或五彩都是民国货。27、看到钧红器物上加粉彩的器物都是民国货。28、帽筒有开窗,也有不开窗,一般都是同光年间为多,最高有钧红帽筒是嘉道的。29、看到瓜楞器物不管青花还是粉彩,瓜楞弧度越深而密,年份越高(道光,咸丰)。如果瓜楞稀而浅为同光。30、钧红器物底都是糙底(不施白釉),就看上面窑红越深年份越高(雍正—乾隆),如果糙底白色就是同光。31、(釉层开片)口沿露苹果青色为乾隆(瓶类)。32、五彩:明宣德开始,红绿黄较多,成化斗彩(青花五彩)。清康熙发明了釉上兰彩和黑彩,取代了青花五彩。康熙五彩的大型器以民窑产品为多。康熙五彩、白地彩绘、黄绿黑及本色地等。雍正粉彩开始,五彩衰落,后来只作仿古少量生产,五彩又称古彩,硬彩。33、青花永乐画面稀疏,宣德海水汹涌。34、穿花龙,宣德花大,正德花碎。35、明代都是不平,不正36、嘉、隆、万(1)、器型奇怪(2)回青料(3)纹饰感党花鸟多37、唐枕头,安徽寿州,窑造形小,宋代造型大,腰圆。38、五代粉状盒,做成花形,北宋常见影青。39、明洪花大叶小,也有留空的。莲瓣纹分开的,主要看主题纹饰。40、看婴戏图,南方瓷的小孩多拿莲花,寓意学面优则仕,仕必清廉;而北方瓷的小孩多拿牡丹花,寓意大富大贵,南北文化差异。又如龙凤,元代以前大多是三爪三尾,而到了明清两代,则成了五爪五尾,是皇家独享了。最有意思的是明初的龙纹,因为朱元璋脸比较长,所以那时的龙也都是一副长脸。
上一篇:插花色彩搭配基本方案
下一篇:如何欣赏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