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76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什么是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在临床上根据肺癌组织的癌细胞病理特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肺腺癌约占40%,肺鳞癌约占30%,大细胞肺癌约占15%。 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15%。肺癌容易出现转移的部位包括不同的肺叶和同侧的胸膜腔、骨骼、肝脏、脑、肾上腺等。
方法/步骤
1

需要做检查肺癌相关的检查项目包括: 影像学检查:正侧位X线检查、CT、MRI(核磁共振)、全身骨ECT、PET-CT。分子病理检测(基因检测): 每位肺癌患者的病情都不同,医生会根据您的病情要求您接受相关的检查。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推荐所有腺癌或含腺癌成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常规进行ALK融合基因或ALK融合蛋白检测。 对于小活检标本或者不吸烟的鳞状细胞癌患者也建议进行ALK检测。

2

2009年Shaw等将ALK基因重排阳性的肺癌列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个特定分子亚型。ALK融合型非小细胞肺癌不仅是基因序列层面的改变,ALK融合蛋白也是该类疾病中重要变异,因此将此类疾病统称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类驱动基因明确的肺癌类型。这一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对于新型靶向药物--ALK抑制剂高度敏感。 中国非小细胞肺癌中ALK阳性率为3-11%,每年新发病例数约35000例。

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已进入精准靶向治疗时代,针对驱动基因的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因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 特别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TKI) 的发现,在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