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回家渲泻给孩子。 当今社会,来自于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做为父母,有了压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渲泻减压,但不要把这种糟糕的情绪带回家,更不能不青红皂白地打孩子。这样时间久了,即便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你打孩子,他也不会认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他会认为他在根本上就是个坏孩子,至于后面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可以想像出来,依错就错,破罐子破摔,到那时可就不好收拾了。
不要对孩子使用侮辱性的语言。 如“给我滚”“我看到你就烦”“再这样我就踢死你”“你怎么么那么笨”“连这个都做不好,你还有什么用”等等。孩子大在成长过程中犯些小错误是正常的事,错误要明确指出,并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并且给孩子改错的机会。不要一上来就用一些粗俗且具伤害性的语言,既伤了孩子的自尊,又疏远了亲子关系,真是既不智慧又不高明。
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创作成果。 比如孩子用心画了一幅大人不能理解的画,并且饶有兴致地贴在墙上,被有些家长看到后当场否定:“这画的什么,难看死了”,且无情地扯下扔到垃圾桶里,接下来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孩子的眼泪,看不到的却是他们受伤的心以及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创造力,想像力和自信心。我们经常说要换位思考,如果你和孩子换个位,你会是什么感受?孩子的世界即便你读不懂,那么也请你尊重。
不要在公共场合下打骂孩子。 这样既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又有损大人的形象。特别是等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以后,这种做法更是要不得,往轻了说这样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往重了说这样会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甚至自杀,后果不堪设想。
禁止虐待孩子。 近日虐童事件的暴光使得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将其归结为教育问题的话我认为这是一颗毒瘤必须要摘除。如果孩子属于屡教不改,口头教育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可以打,但不能没有轻重,毕竟是孩子,打要以教育为目的,而不能以渲泻为目的。打后还应给予一定的精神抚慰,表示“爸爸妈妈打了你其实很难受,就算你犯了错爸爸妈妈也很爱你,只要你改了,爸爸妈妈保证再也不会打你”。
所以各位家长,我们把孩子生下来不仅仅是给他们吃饱穿暖那么简单,也不仅仅是以他们考高分上名校为终极目的,有些未成年人由于种种原因成为不良少年,走上不归路,甚至放弃人生的事时有发生,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面对此类现象,是否会引起更深层的思考呢?所以为了担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先从呵护孩子的心灵做起吧。
本经验文学字为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