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学生会让我给他们推荐一些好书,并且适合他们现阶段读的书。通常这个时候我并不会直接把书单给他们。而是很认真的思考一下,什么样的书适合他们来读。因为,我的书单并不一定适合你,而其他人的书单也不一定适合你来读。推荐的书单多了,你们真的就会阅读吗?
工具/原料
书籍,笔,本
方法/步骤
2
为了增进理解力的阅读有两个条件:一是一开始不对等的理解程度。倘若这本书你全部明白,那么作者跟你就是在同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两个头脑,这本书的讯息只是将你还没读这本书之前,你们便共同了解的东西传达出来而已。书中内容若高于你的理解力(比如让不通哲学的你现在读黑格尔),这本书必定包含了某些能增进你理解力的内容。二是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真正的阅读无法借助任何外力,读者只能凭借自己内心的力量,逐字逐句地理解、品味眼前的字句,慢慢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总而言之,为了增进理解力的阅读并非是单纯的获取讯息,而是一个所阅读的书的内容必须高于自己的理解力、并以一己之力来阅读此书、进而增进自己理解力的过程。这种阅读说起来容易,但其实并未见得如此。资讯的增长是很容易想象、也很容易看见的,但说实话,理解力的增长,我们不容易看到,甚至不容易相信它是可能的。然而,在作者看来,这正是我们阅读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目的。我以为读书有两重目标:一是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二是丰富关于这个世界的感受。知识是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和规则,基于理智;感受是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我们自身,基于情感。我们从小到大的课本大部分都属于传递知识,而我们在课外偷偷看的小说,则是为了体验和感受。知识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大的能量,去把握这个世界,但是感受力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成为人。这两者不可偏废。通常,文学书关于感受,其他则关于知识这一点是首先要搞清楚的,不要用错了工具。另外,不赞成把摄取资讯作为读书,应该更多的去读那些锻炼理解力的书。
上一篇:组装一台自己的电脑
下一篇:如何预约华为畅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