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1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您是否懂得辨别铁观音茶农茶呢?给您支个招

又是一年采茶时,依然百里兰花香,春去秋来,又到了新茶登场的时节。茶友如此多娇,引无数茶商竟折腰,每当此时,有个别鼻子敏锐的茶贩便嗅到了人们急于尝鲜的心理,使出些见不得光的伎俩,以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其常用招式有二    其一招曰混元归一掌此招重在虚实结合,亦真亦假,令人防不胜防。具体的表现为将隔年陈茶掺进新茶里。破解方法:新茶色泽新鲜悦目,陈茶由于在贮藏过程中经过进一步的分解或氧化,色泽变得枯灰失去光泽,两者混在一起,茶色深浅反差很大。陈茶或多或少都会有陈味,所以,消费者只要仔细辨认一下,是不难鉴别的。    颜色不专,叶子看起来又很老,这样的茶质量就非常差    其二招唤乾坤大挪移此招意在以虚掩实,行瞒天过海,鱼目混珠之效。具体的表现为用外形相似,档次及价格不同的乌龙茶直接假冒,如将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当成铁观音销售。厚颜无耻指数五颗星。破解方法:除品尝铁观音特殊的“音韵”、口感外,最直观的方法就是看叶底,凡冲泡开的叶底大多向叶背卷曲,叶上部趋圆,叶尖稍微向左偏者,有“歪尾桃”特征的,则基本可以判定是真的,这是铁观音与其他乌龙茶最明显的差异。最后,大概知道了自己需要什么类型的,接下来就要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档次的茶,是入门级别?还是口粮级别,喝什么档次的茶,首先取决于你的消费能力,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买一些价格高档的铁观音,在滋味香气回甘上表现俱佳,能得到更好的品饮体验,如果刚学喝茶可以先从入门级或高一级的开始喝。 对广大喜欢喝铁观音的茶友来说,提高自己的品鉴水平也是很关键的,倘若自身具备一定的品质鉴定能力,自然不愁买不到货真价实的茶品了。我们所能做的除了诚信,只能是让大家对观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辅助提高大家品饮水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大家一起努力吧~~我们买回了茶叶,最重要的肯定是好不好喝,合不合口,那第二重要的是什么呢?就是茶叶的存储问题了。想想自己很喜欢的一款茶叶,或者是一款高价买回来的名优茶,在某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当你开心开心泡开它时,有陈味、变质了、香不纯。。。你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蓝瘦香菇。茶叶的存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大部分茶友对茶叶的保存也应该都有一定的了解,但还是有很多新茶友在买茶时,询问楼主关于铁观音或者乌龙茶保存的问题。所以呢,这次我们就秉承着让外行看门道,内行看个热闹的原则,来聊一聊茶叶的。篇幅过长,不想看保存过程中引起质变的四个因素及转化原理的茶友,可直接看文章最后的保存总结。光线(阳光虽好,多晒亦老)光线会使茶叶内部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特别是强光照射下,光和热的相互作用,茶叶的自动氧化会加速。茶叶的色泽(叶绿素的氧化变色,使绿茶由绿变黄,红茶由乌变暗)、滋味都会发生比较显著的变化(茶叶中的某些物质起光化反应,使醛类和醇类物质的含量增加。),从而失去原有的风味和鲜度。所以为了茶叶的健康,请不要再给它进行多余的光合作用了。氧气(你是我的氧气,离开你才会让我窒息)从前面几点,我们可以发现,茶叶的变质陈化,说到底就是茶叶自动氧化的结果。自然环境下含有21%的氧气,氧气几乎能与茶叶中所有的元素化合,并能促进反应的酶存在,茶叶不经任何保护就直接存放在自然环境中,很快就会被氧化,使汤色变红,甚至变成褐色,茶叶也因此失去鲜味。中国六大茶类,除普洱茶具有原始增质,越陈越香的特点外,其他茶均会因陈化作用有不同程度的品质下降,所以现在茶叶都采取抽气充氮、密封的包装,目的也是为了将茶叶的自动氧化减少到最低点。说说包装,现在常见的乌龙茶包装有三种:一种是真空密封的小泡袋包装(常见于铁观音等)二是不抽真空的硬质小泡袋包装(常见武夷岩茶、单丛等条索状茶)三是是散茶包装。小包装茶打开就是一泡,所以基本不会有拆封后无法饮完的问题。散装的茶叶,特别是没有封口的,一时饮用不完,茶叶便长期暴露在空间下,就需要专门进行储藏。千万不要以为拿个夹子把拆口夹住就万事大吉了,夹子能保证完全密封吗?时间久了,茶叶还是会陈化受潮变质,因此散装茶叶最好还是再套上一只袋封口,或关进密封性能好的茶叶罐里,锡瓶、瓷坛、有色玻璃瓶都是上好的包装容器。其次,是铁制茶听、木盒、竹盒等(必须先行处理,消除异味)减少茶叶香气散逸和提高防潮性能。最后总结一下,清香型铁观音建议放冷冻或冷藏,冷冻可以保存更长时间(1年内不会有什么问题),冷藏稍短(注意避免异味、剩菜,水果,酱料等)。浓香型铁观音(炭焙),武夷岩茶,如大红袍,比较耐储藏,一般不提倡用冰箱低温保存,只需放置在避光阴凉洁净干燥处(温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有个茶叶罐就更好了),可保存18个月到24个月,焙火高的岩茶可以保存数年。如果条件受限,没有冰箱,清香型铁观音也可此条件保存,不过清香型不耐储藏,所以还是建议量力而行,预估1.2个月内能喝多少就买多少。观形:条索呈卷曲形或椭圆,结实肥重、色泽砂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闻香:冲泡前干茶香气不带有青腥气或其他异味,冲泡后,不能只关注茶的香气是否浓郁高扬,也要注意香气是否清澈、自然、持久。品汤:汤水清黄或浅绿,不浑浊、偏红。用舌头细细品味茶汤的浓淡,滋味浓淡不应以茶汤对口腔的刺激性区分强弱,要注意感受水中韵味香气的高低,味是否纯正,入口是否苦涩,苦涩的化开速度,茶汤鲜爽还是醇和等。看底:油嫩,明亮。我一直强调中国茶叶是一种特殊的农产品。或许在印度,在斯里兰卡,在肯尼亚等产茶国,茶叶生产已经基本实现了大规模的机械化,工业化,实现了味觉上千叶一味的标准化。但我们的茶依旧讲究传统的“天地人种”四者和谐,海拔高度、土壤、气候、制作工艺等的区别,赋予了我们茶叶个体自由的灵魂。所以同一产区的不同山头,甚至同一山头的不同朝向的茶园,所产出的茶叶也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品质特征,大家在买茶可以询问店家茶业具体的产地。铁观音的品鉴中,闻盖杯香气是很重要的一一部分。那么铁观音的香气又是如何形成的呢?铁观音的香气类型又有哪些呢?好的铁观音的香气应该是怎样的呢?铁观音的香气来源分两种,一是鲜叶中固有的香气,目前鲜叶中的芳香成分已知的近50种,因为生长地理环境、肥培管理、季节、采摘标准,品种优劣,茶树自身营养状况等不同因素,所以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时就有差异,(另外土壤的特质造成茶叶特殊的香气和滋味,也被称为“地域香”、“地土味”)比如常听的俗语“高山云雾出好茶”,又好比土鸡比肉鸡鲜美。    不过鸡肉再香甜可口,没通过蒸、烹、煮、烧、炖、焖、炒也是胸藏经论没人睬,英雄用武无有地啊。茶叶虽好,得做茶师傅而香益彰。。    铁观音茶香韵品质特征形成的最关键步骤便是摇青,摇青的目的就是让鲜叶在外力作用下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擦破边缘部分细胞组织,溢出茶汁与空气接触,引起多酚类化合物局部酶促进氧化;这段其实我觉得不难理解了,就好比我把两个手掌正面相对摩擦生热产生了鸡粪味儿的味道也有说是火药味。    适度摇青后通过凉青,使鲜叶处于静态状态,摇青中散发出来的青草气逐渐消退,叶片水分继续蒸发,鲜叶各部分水分重新分布,在酶的作用下,促使氨基酸、果胶质分解为水溶性果胶和果胶酸、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高沸点芳香物质得以留存,水分则随着叶背气孔张开较快蒸发。    做青过程中动和静交替进行,珠联璧合,相辅相成,反复多次的运作,使鲜叶中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聚合和缩合,其物理性状变化和化学变化相间交替,促进青臭气进一步散发和芳香物质的形成,从而使铁观音形成绿叶镶红边的叶态特征和花香、果香,在通过高温炒青让形成的色香味品质固定下来。    在不同的初制技术中,不同的品种和生态环境中,制作出来的铁观音茶叶也会有等级不同,茶香类型高低的不同。 比如正味茶的清幽含蓄,消青茶的张扬霸道, 炭焙茶的炒米香、炭火香等等    但从整体表现来说,类似兰花的香气是安溪铁观音给人印象最深刻,最迷人,也是最最重要的标签。好的铁观音,兰花香是必须拥有的,这是由铁观音的茶树品种及独特制作工艺等各种因素结合而产生的天然香气,纯天然不加料。常见的铁观音兰花香有两种风格,消青茶的尖锐霸气,正味茶的清幽含蓄(闻香推荐盖碗);形容香气我们常用到的术语有馥郁(浓)、鲜爽(鲜)、清香(清)、清纯(纯)、平和(平)、低淡(低)、粗老(粗)等词语。很多茶友觉得只要茶叶闻起来香就是好茶,值钱。但要准确评出铁观音香气的优劣,不能单以香高论英雄,论香气,黄金桂可比铁观音香高多了,但香有雅俗高低、纯净杂乱之分,有些茶香气很高,但只浮于表面,一些很高等级的铁观音,香气反而显淡,但仔细闻之,会感觉清新高雅,这也是铁观音香气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清”。香气中有杂味的茶,即使香气再高扬,也难称上品。在闻香的过程中,可以先闻香气的高低、有无异味;次闻香气的类型,有无音韵,花香的优雅程度;再闻香气的持久程度。香气当然是以浓郁饱满优雅持久为好,高扬纯正短为一般,香淡短青涩粗老为差,有异味为劣茶。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在不同的商家那里购买的铁观音风味都各有千秋,比如都是300块钱一斤同样的清香型正味铁观音,泡出来绝对不是同样的味道,还有在同一家实体店或者网店购买同一款铁观音,今年跟去年甚至隔了几个月购买的茶口感都会有差异,那么为什么茶叶的味道不能做到稳定呢?    那么假使严谨的制茶工艺,优秀的茶青质量是人为的力量可以控制的,那么天气则是一种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茶农有“人做到死,不值天一指”的说法,铁观音制作时期的气候条件更是直接影响到了茶品质的高低。    以采摘为例,最佳的采摘时机是晴天和早晚清凉的天气,尤以上午9时至下午2时的午青为佳,次为“晚青”,而以“早青”品质最差,但是铁观音的采制季节性比较强,俗语说“三天不采变树叶”,一个茶季中不可能每天都是晴天,尤其是春秋两季,是采制高质量茶叶的季节的同时也是天气多变的季节,原本是采摘上市的高峰期,却由于阴雨天气无法采摘,天气转好后,却因为错过了采摘的最佳时期而导致质量下降,因此为为赶天时往往要求在短短几天内将所有观音茶青收采完毕。    又比如制作工艺中的晒青、凉青、3~4次摇青、杀青等几道主要的程序中,天气对茶叶的质量影响最大,天气晴或少云,最高气温在20~25℃,最低气温在10~15℃,日夜温差在10℃左右,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之间的清凉天气下,才能使鲜叶水分散失,细胞液浓缩,促使产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这种天气条件下制出来的铁观音茶,入口滋味甘醇,香气喉底回韵,反之,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于80%,日夜温差<10摄氏度,会使茶叶气味表现不能程度的青臭,茶汤入口带有苦涩味,所以说喝茶可以喝出做茶时的天气。    所以对于茶叶来说,不是将生产工艺标准化了,就能够得到品质稳定的茶品,不论是“看青晒青,看天晒青”“看青做青,看天做青”,都昭示铁观音怎么完全可能做到每个批次味道完全一致。再说也正是由于每年每季的气候不一,茶青的质量也将不一,也有了“春水秋香”之说,甚至不如说这种茶叶自身的特殊属性决定的差异化也是茶文化魅力的一种展现,如果完全是同一个口味,那茶叶跟可口可乐这些饮料有什么区别呢。当然,这里我不是为烂茶辩解哦,毕竟烂得五花八门终归是烂,美却可以美的千姿百态。就如女子一样,有的秀丽端庄,兰质蕙心,眼若秋水,欲语含羞,嗯,正味哒;观之朴实无华, 闻之清香隽雅, 一杯下肚,温润满腹, 品后回味无穷。有的面似芙蓉,明眸皓齿,美目盼兮,秀色可餐,嗯,消青哒。有的浓桃艳李,婀娜多姿,娇媚无骨,入艳三分;嗯,拖酸哒。像我这种纯情男子汉最吃不消的便是这种。
工具/原料
1

铁观音 茶叶

2

茶叶

方法/步骤
1

铁观音  茶叶冲

2

茶叶泡

3

品茗茶

注意事项
1

好铁观音茶

2

茶叶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