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接受,并发挥计价单位、交换媒介和价值储备的功能。回顾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和主要国际货币的形成过程,一个主权货币国际化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通过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安排来实现本币国际化;通过区域货币制度安排来实现货币国际化;通过实体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来推进货币国际化。
如何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依照主权货币国际化的三种模式分析,由于缺少国际货币制度安排以及区域货币合作机制,人民币国际化较为现实的路径是内生性的货币国际化模式。内生性货币国际化模式基本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一般要与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对外开放的进程相匹配,与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金融体系开放相协调,如果采取激进的推进模式可能适得其反。一定意义上,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
我国金融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深,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风险敞口逐步加大,金融机构的资产与金融市场的关联度逐步提升,使得金融风险传递更加迅速和普遍。在分业监管体制下,单一监管机构在风险识别和风险防范方面必然显得力不从心。
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是人民币离岸市场。在协调好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下,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有助于深化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和对外直接投资机制建设。一旦离岸人民币市场高度发达,海外进口商就愿意持有人民币,出口贸易结算将会发展起来,在通过政策引导、市场机制扩大出口环节的人民币结算比例,同时逐步扩大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发挥人民币结算与投资功能。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有助于夯实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强化的基础。
如何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动金融行业发展积极推进亚洲的经济金融合作。人民币的国际化始终离不开区域货币合作的大环境,区域货币合作的深入也会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套,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需要中国经济持续的增长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稳定。加快金融市场和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建设。高度开放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心将使一个国家以及其货币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和枢纽,是一国货币进行国际兑换和调节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