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苗后病、虫害及晚疫病、早疫病对产量的影响最大,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会严重影响品质。因此,除严格把好种薯处理关外,还应重视栽培、耕作等农艺措施,并及时开展化学防治。
方法/步骤
1
晚疫病病原菌为致病疫霉菌属,属霜目真菌。带病种薯、土壤中卵孢子、其它寄主、田间病残体、自生苗为该病初侵来源。
2
早疫病病原菌为马铃薯早已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存在于植物残体、病薯、土壤或其他茄科寄主植物上。在气候干湿交替时期,病害发展迅速。茎叶的田间抗病性与植株的成熟度有关,晚熟品种比较抗病。早熟品种-东农303易感早疫病,且逐年有加重趋势,因此种植该品种应以防治早疫病为主。
3
环腐病环腐病由马铃薯环腐细菌引起,是一种危害疏导组织的细菌性病害。造成地上部茎叶萎蔫,地下部沿块茎维管束环发生环状腐烂,从薯皮不易区分病健薯。病薯仅脐部皱缩凹陷变褐色;轻度腐烂时,用手挤压,有黄色菌浓溢出,无气味。
4
青枯病青枯病又称细菌性萎蔫病,病原细菌为pser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属假单孢杆。该均在土壤中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6-7年。本病危害块茎和地上部的茎叶,属02维管束类型的病害,易发生的幼小植株上,发病初期白天温度高时茎叶萎垂,傍晚恢复,4-5天后,全株茎叶委垂死亡,但仍成青绿色。
5
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在气候温暖或病原复杂条件下发病重,扩展块。感染病毒的马铃薯,通过块茎积累,世代传递,使块茎品质变劣、薯型小、畸形,产量逐年降低。
注意事项
1
1、质量差的种薯,带病率高,病害发生的比例也会相应增加。
2
2、药剂配方不合理也会加重病害。
上一篇:怎样防治大叶黄杨茎腐病
下一篇:不同严重程度的灰指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