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宝宝说话晚怎么办? 其实,大可不必太担心,每个宝宝的成长步伐都不尽相同,只要3岁以前能说话都是属于正常的。 对于说话晚的宝宝,我们可以这样做: ▶多喝宝宝说话,从简单的词语和短句开始,给宝宝提供学习与模仿语言的环境,积累更多的词汇。 ▶不要代替宝宝说话,鼓励并引导宝宝多表达,哪怕宝宝只说一个词也是一种进步。 ▶跟年龄大一点的宝宝玩,在玩的过程,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就会在游戏中得到有效的激化,对促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 宝贝说话倒退怎么办? 宝宝说话出现倒退的原因很简单,脑子运转快,嘴里表达跟不上。也就是说宝宝心里明白,但是词汇不够或是因为太着急,说出来就不连贯,磕磕巴巴的。 ▶安抚宝宝情绪,别太着急了,提醒他想好了再说。 ▶猜测宝宝想要表达的内容,适当给予他一些词语提醒,帮助他将句子完整的串联起来表述。 ▶耐心听宝宝说完,再给宝宝重新复述一遍完整的内容,帮助宝宝理清逻辑思路,做出正确的表述示范。
3.宝宝学了骂人的话,怎么制止好? 宝宝学说话,都是靠模仿大人说话开始的,有时候大人不经意的说了粗口(我xx),宝宝也跟着学。这时候粗暴的制止可能让他更喜欢尝试。 ▶作为榜样,爸妈们必须控制自己的言行,不文雅的话,别说。 ▶如果宝宝只是贪新鲜,过过嘴瘾,大人大可不必要紧张,宝宝没准过会就忘记了。过分在意干涉,反倒会加深宝宝的记忆,对不雅词语忘不掉。 ▶如果有习惯性趋势,或者某些词语实在过于不雅,需要严肃制止,可以先告诉宝宝大人的感受,例如说“这样说妈妈觉得一点都不好”。
4.宝宝说方言,会影响学说话吗? 现在的家庭,多语言混合是很常见的事情。不用担心,宝宝都是很聪明的,他们能自动切换频道,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语言,甚至可以在一句话里掺杂多种方言。 ▶不要刻意营造某种方言独尊的氛围,保持最自然的沟通方式,给宝宝提供无压力的语言环境。 ▶妈妈在和宝宝沟通时,尽量保持单一性,不要混杂多种方言,这样更利于宝宝模仿和学习。 ▶如果讲不同方言的家庭成员同时和宝宝说话时,尽量以同一种方言为主,避免混淆宝宝的视听。
5.听儿歌背古诗能提高宝宝说话能力吗? 除了电视电脑,还有手机iPad都可以让宝宝接触到视频,而且是轻而易举的。而宝宝听儿歌背古诗,是否有助于提高宝宝说话能力呢?则需要分开来说明: ▶有韵律感的儿歌,更容易朗朗上口,被宝宝喜爱。对宝宝接受语言积极性有很好的调动作用,使得宝宝乐于用说唱的方式表达意愿,从肢体语言中慢慢过渡。 ▶背古诗对于宝宝来说,更多的只是模仿和记忆,不懂诗句的意思,即便记住了也不懂得用在日常沟通中,其实对于提高说话能力的作用并不大。
6、学宝宝口吻说话,能帮宝宝学说话吗? 吃饭饭、玩车车、睡觉觉……宝宝们都喜欢用叠字来表达意愿,这些语调语速用词适应宝宝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儿化语言,其实在宝宝学说话前期是有帮助的。 ▶不要刻意阻止宝宝使用这类儿化语言,尤其是在学说话前期,宝宝的表述能力还不够强,是需要儿化语言去辅助他表达。 ▶大人需要控制自己少说/不说儿化语言,给宝宝正确的示范,通过模仿宝宝会渐渐淡化儿化语言,转而使用正常的词汇表述意愿。
7.发音不准、语序不对要纠正吗? “粗(吃)饭”“喝水,宝宝要(宝宝想要喝水)”,发音、语法错乱对于刚学说话的宝宝来说,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语言的学习都有一个过程,妈妈们不需要太担心,这些错误都是暂时性的。 ▶不需要着急纠正宝宝,前期以培养宝宝学说话的兴趣为主,只要宝宝愿意说,都应该鼓励。 ▶等宝宝说完后,给宝宝重复一次正确的发音或句式,让宝宝有模仿的范本。 ▶大人们平时说话要注意,确保发音准确和句式合理,尽量用简短句子,给宝宝一个好的语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