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23今日阅读:2今日分享:31

立磨轮毂内孔磨损现场修复新方法

对于内孔磨损,传统工艺采用补焊后镗孔,或者采用电镀工艺进行处理,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其最大缺点就是必须将设备大量拆除运输,其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较大。另外电镀工艺局限性也比价大。现利用高分子复合材料现场对磨损部位进行修复,在保证修复精度和满足安装要求的基础上,无需对设备进行大量拆卸,修复周期短,一般8-12小时内完成修复和安装工作。
工具/原料
1

2211F金属修复材料

2

803脱模剂

3

无水乙醇(99.7%)

4

棉纱

5

砂纸(60目)

6

气焊枪

7

直尺

8

样冲

方法/步骤
1

烤油,使用气焊枪进行表面烤油,由于天气温度比较低,所以建议烤油时间在20分钟以上,使轮毂内孔表面温度升至40-50℃;使用砂纸快速打磨表面,并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整个表面处理完成后,保证表面温度在30℃以上,所以打磨的速度要快)

2

根据磨损量用样冲均匀打麻点或补焊支撑点,沿轮毂圆周均匀打上八列麻点或支撑点,每列四到五条麻点或支撑点,然后用板锉沿两边轴承室作为基准,修整支撑点或麻点高度;

3

间隔套外表面薄薄涂一层803脱模剂,越薄越好,晾干;(建议使用棉布直接擦拭,越薄越好)(注:考虑到轮毂内孔与间隔套的配合方式,建议企业不涂抹803脱模剂,其固定效果更好,等到下次拆卸轴承隔套时只需将隔套加热后即可取出。)

4

打麻点的同时快速调和复合材料,严格按2:1(体积比)比例调和2211F金属修复材料至无色差(材料调和之前用碘钨灯将材料适当加热,以便调和);

5

将2211F金属修复材料均匀涂抹至轮毂磨损的表面,涂抹时首先将材料涂抹至轮毂内孔磨损的表面然后用手指反复揉搓,确保材料完全填充至轮毂内孔表面的每一个微孔,以确保粘接,涂抹至一定厚度后使用直尺背将材料刮平;

6

装配间隔套,等待材料固化(材料固化时间为24℃/24h,材料温度没上升11℃固化时间缩短一半)

注意事项

最重要的是表面处理,95%不成功是表面处理不好造成的,我们需要表面干净、干燥、结实 干净:白花花的金属,基材原色 干燥:没有潮湿、没有油、没有溶剂或其它污染 结实:没有任何松动的物质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