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因为到了PHD之后,这个领域懂你的除了你导师可能就没有别人了。有的时候连你的导师也不会懂你的领域。等到了PHD之后方向都几乎靠自己摸索。也不会有很多框架和方向给你。很多学生会被过多知识淹的死去活来。这个时候自我学习能力和总结能力就很重要了。
你要有抗压的能力。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偏质量研究的,一定要做好投稿被反复打回来修改的准备。做好时时刻刻被人质问,你的数据如此主观怎么代表整体的事物? 时时刻刻开始进入保护你的研究成果的状态。
是妥协还是勉强自己,你永远都在找平衡。因为你想研究的,和导师想让你做的。可能都不一样。这个时候你是妥协还是忠于自己?我一直是擅长做统计学研究,不擅长做质量研究的。可是我的课题却被告知大家只想看质量学研究,没人想去看一堆数据(在英国,质量和数量研究都同样重要。我听说美国是偏数量研究,谁给我说说?)于是在第一年下学期的时候,我一狠心就‘老娘不干了!’于是我就转行去跳舞去了...
商科是有办公室政治的。我不确定是不是所有学校都这样。我听说社会学院就比较包容。但是商科这块,至少在我们学校大家普遍比较保守。有了信息也不会share这样。所以这些还是要承受的住的。
你会有一点学术上的孤独感。因为这个世界上可能真的只有你一个人在做这一个东西。和别人聊的时候只能聊一些皮毛,真正的知音几乎是无法找的。但是这不代表你生活上一定孤独,只是不会有人和你站在你这个领域的学术高度上而已。
家人和经济上一定要支持。学PHD第一年,会把如何和家人沟通取得家人支持也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因为没有了家人的支持整个项目都很难做下去。而PHD的开销也非常大。大部分还要经历延期毕业之类的。我们本身是3年的PHD,现在已经被扩展到了4年。我们学校还有很多读了5年6年没有毕业的。如果没有家人和经济上的支持,一个人很容易垮掉。所以你决定读PHD的时候,一定要和家里人沟通清楚。
不过读PHD的好处也是很多的,除了理工科的话,商科之类的都要学哲学,学完之后豁然开朗,吵架棒棒的。而且由于到了博士很多事情从学习就变成了批判,所以切要点是非常快狠准的。另外博士的话,社交圈子确实质量不错。你得到的信息质量和本科硕士确实会好很多。 如果你是有对学术的热爱,确实是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