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 cs4
选择画笔,按住shift+左键拖动可以绘制垂直或平行的直线。按住shift+左键点击可以绘制2点间的直线松开shift,左键点击可以重置直线起点。使用上面说的方法先来画一片叶子的草稿:设置画笔的颜色为浅色。新建透明图层,开始绘制。左边的叶子一笔成型,暴露了像我这样的高手的深厚的鼠绘功力。右边的叶子点,拖,按,松结合构成,容错。新建一层,根据底稿描绘线稿,看见没有,又是一笔到位。比较复杂的形状还是用短直线构建比较好。使用魔棒选取外围,再(菜单)选择-反向,然后填充颜色。(1)复制图层,菜单: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明度负100。(2)(不取消选择)新建图层,填充黑色。以上2种方法任选一种(都是产生一个黑色的叶子),将黑色图层下移。菜单:选择-取消选择。菜单:编辑-自由变换 稍微放大一点菜单:编辑-变换-变形 如图调节成型向下合并,缩小一点。
用套索工具拉出一个选区。右键描边。如图。使用选框工具可以快速的画出圆形和方形的线条。按住alt拉出选区可以减去选区一部分。shift添加alt+shift交界保留。画只螃蟹就是这么简单。
象上一步一样先绘制一个草稿,再绘制一个线稿。选择线稿层,自由变换放大。注意放大倍数尽量为整数:2,3,4。。这里是3。取消选择,再用魔棒点击图像有像素部分获得选区。(*注意1)如图示由选区建立路径。在右下角的路径上右键点击:建立选区。。。
如图设置建立选区的数据:羽化半径2。再次由选区建立路径。建立新层。在路径上右键点击:填充路径-数据见图。羽化半径1。这时我们获得了一个较平滑的线条构成的图像。看上去虽然平滑但是太粗壮了。菜单:滤镜-其他-最大值。半径1像素。执行1或者2或者3次,图中是执行2次的结果。
注意1:如果你在自由变化之前使用了选区工具:包括魔棒,套索和矩形选框等。则在未取消选择的姿态下进行变换后将获得一个非常平滑的选区,这个选区产生的路径曲线将更加的平直和没有起伏。1:未取消选择进行变换的非常平滑的选区。2:取消选择后用魔棒点击无像素区域获得的选区。3:取消选择后用魔棒点击有像素区域获得的选区。4:菜单-选择-色彩范围获得的选区。在以上操作获得选区后可以在选区上点击右键-选取相似以扩展选区。另外一个可以产生变化的地方是在建立路径和由路径建立选区时的羽化半径。当然还有更复杂的操作变化待你发掘。图示为不同操作一些的结果(具体哪个是怎么操作的我已忘记23333)。
让我们回到之前的某处,框选线稿。放大4倍,此时我们获得了一个非常平滑的选区,转化成路径后非常平直连贯。由历史记录或者ctrl+alt+z返回到选区状态。坑人的ctrl+z只能倒退一步。选择选框或者套索工具,按住alt键拉出与选区相交的长条(图中红点处)从而将选区截短。
由选区建立路径。如图设置画笔:勾选形状动态,打开钢笔压力。画笔的其他设置默认!于路径上右键:描边路径,勾选:模拟压力。结果如图。
不缩放快速处理。回到开始处,使用滤镜-液化处理一下线条(本例线条完美就不用处理了),然后智能锐化一下。使线条更加清晰。点击套索工具,将羽化调到15(对于短细处要下降直至3),套选较长的线条,滤镜-其他-最小值(1像素),然后不断套选他处再ctrl+f,对于较小和密集处降低羽化和拉狭长的选区。得到效果如图左上角。如果要套选较小区域而羽化数值过大可建立像图中的红线一样的选区来避免警告。当然你在对警告按确定后再ctrl+f也是有用的,警告只是说边不可见,选择仍然有效。取消选择。高斯模糊0.5像素。锐化一下。智能锐化数量500-1.0像素-移去镜头模糊,根据情况调整。以确保后面选区的形状完美。魔棒低容差点击空白处获得选区,调整选区边缘到靠近线条中心并且尽量没有断开的地方,按del删除部分线条边缘。(可选)智能锐化使线条更清晰。智能锐化数量500%,0.5像素,移去镜头模糊。根据情况调整。图中套索2字也是用最小值处理的,套索限制了像素的扩展。你也可以在魔棒过程中反向,并扩展选区,使用滤镜-杂色-中间值获得另一种效果,这里不再展示。同样的,也可以在套索的步骤中执行多次最小值使某些地方更粗。
渐隐鼠绘本处先将画笔设置为2xp,间距1,形状动态打开,渐隐66,然后尽量向着一个方向绘制。再将渐隐调整到18由每笔最粗的地方往回绘制。液化调整图形偏差。用涂抹工具在颜色过深处涂抹以减淡颜色和调整形状。橡皮擦进一步修正形状,擦出锋利的线脚。A:用渐隐100的画笔绘制,下一图层,是前面画的线稿。b:同上只是高斯模糊了线稿。
我把线稿放大了4倍,然后加了一笔使其成为封闭图形。魔棒点击空白处获得选区,如图在选择菜单进行修改。视具体情况调节。获得一个比较平滑和靠近线条中部的选择区域。新建一个图层,填充白色。再建一个图层,菜单-选择-反向(或者在图像上右键-选择反向),填充白色。将内部图层不透明度降低。
如图使用套索工具选择外层的各个部分。进行变形。结果如图。
再选择内层的各个部分。进行变形。结果如图。撕了2次,撕多了就好看了。。。(将内,外层和新建的黑色底层合并,然后混合更改设为深色[混合弹出列表默认显示文字为:正常,被改变后历史记录有记录],即可和下面的图层合并,全部都可以在右下角图层选项卡进行)
钢笔和套索可以实现的变化太多,就不说了。利用套索(选区)可以转换成路径的特性,两者之间你中可以有我我中可以有你,这变化多得令人头疼。使用多边形套索设计的线条。这根本就不依赖线稿了。。。
使用钢笔和自由钢笔工具。线稿无用。吐槽一下自己使用自由钢笔工具过程:随意画(本意加快速度)(比画笔方便和好用)-不满意(可以修整-真好)-追求完美-(精心修整)时间流过~加快速度(随意画)-死循环ing。。。。不要学我。。。
你可以用钢笔工具对之前的路径进行修改,获得更多的变化。灵活应用。比如只描边一部分子路径,而填充其他的子路径。按住shift多选或者一个个的选择。
总结:步骤1很方便。步骤2满足我的美化要求而且简单便捷.手撕线条也很好.图中从上从右开始是本经验所画的各个线条:其实钢笔和多边形套索可以制作的线条应该更加漂亮。
上面的方法是我学ps时研究的权作笔记,都太繁琐,效率不高.我都没怎么用过,下面是我常用办法.钢笔.
鼠绘
额..画笔加胶擦
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