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28今日阅读:60今日分享:30

6个实用消费者心理,玩转市场营销

用户究竟是不是傻子?这事儿真要分两面来看。有时傻的天理不容,有时精的六亲不认。傻子是这个世界最幸福的人群,哪里会有那么多傻子,只不过都是分时段的智商休眠而已,至于什么时间休眠,这完全取决于你的用户出于什么心理。所以我们发明了各种营销,而营销的本质,就是和用户进行的心理游戏,营销人性的弱点。   所以我总是推荐大家看看人性的弱点一书,那么,用户通常都有哪些可用的心理特征?以下是一些现在经常被用到的用户心理。
方法/步骤
1

1、一贱遮百丑时下,锤子T1降价后的广告遍布地铁、电梯等媒体,由情怀开始回归到销量诉求,3000元的定价策略式微。在这个时代,不光是手机,其实任何阶层的消费抗性最后一道防线都是价格。甚至,大众消费者是以价格为限定来选择产品。所以“一贱遮百丑”是最基本的法则。因为“一贱遮百丑”,所以再难看的衣服也会有人来穿、再难吃的饭馆都也会有人去吃、再蔫儿的蔬菜也会有人买回家去,就是价格便宜合适!世界需要有完美主义者,但是不需要那么多。任何品类都有一个适用于高、中、低三类人群的“适销价格点”。尽量控制成本使产品定价处在一种适销价格点上,这将使新产品上市的消费概率增加。在小米参与感的背后,也是得意于低廉的定价。所以,当没有任何市场基础的产品市场时,定价因素比定位策略还要重要。当然,维持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要让产品的核心价值对准核心的痛点。有一个突出的差异化优势,其它层面则平庸一点。如果没有突出的差异化优势,那就要以多种价值来支撑起综合表现。

2

2、貌美加十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技术壁垒越来越弱,产品功能大同化的时候,在品类核心痛点上很难有很大的突破,产品外观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一款产品从无到有,是由骨头到皮相的过程,而产品面对市场的时候,对于用户而言,第一眼看到的却是皮相。如果看着不顺眼,很有可能在对比选择中第一轮就被淘汰。尤其是很多没有功能差异性的品类。价格不贵,看着又顺眼,就差不多了,如果品类功能也不差的话,那基本就活了。很容易发现:消费者选择洗发水之类的日用品,在价格、功能、容量相近的情况下,多数都是以好不好看为选择依据。

3

3、眼下最重要有一句俗话,叫:“救急不救穷”。这话套用在产品上也是一样适用。盯住着急的痛点。你的产品能满足的消费者痛点越急,用户就越是着急购买。这种情形之下,消费者就变得简单,不那么挑刺,要求降低后自然就容易促成销售。   人最重要的就是当下,把握当下才是最真实的。如果一款产品痴迷于解决未来问题,那就要经过长期的市场培育,让消费者重视这个问题,才能重视你的产品。这是费时费力的事儿。曾经为一个女性品牌做策略,把十余项产品功能诉求重新按需求迫切与否的逻辑排序,把祛斑除皱这种急需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美白滋养放在次要位置。虽然美白也是强需求,但是祛斑除皱更为迫切,美白可以等,祛斑除皱不想等。越是迫切消费抗性就越弱,就越容易促成销售。

4

4、难离实用性“逼格”这个词儿在互联网商业时代被捧上神坛,但是逼格再高不接地气都不灵。除了个别品类,绝大多数产品没有实用价值的话,逼格再高都成不了主流。 产品的核心价值一定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的(如果精神需求是第一位,能满足强烈的精神需求也是实用)。解决100个边缘问题,不如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明显的品类:女装。有一些女装品牌销量虽然非常大,但是我们很少在街上看到有人穿出来。因为设计偏离了实用性,用户买回去放在衣柜里面,没有合适的场合穿,也没有合适的鞋包来配,只能是看。这样的品牌一年也能有几亿的销量。但是终究难以和实用性强的品牌抗衡,会很容易触到天花板。

5

5、敬畏众人言大众消费者都是盲目信从,随大流中追求自己那一点可怜的小个性,其实并没有任何主见,所有倾向都是建立在社会舆论基础上的。绝大多数人会顺从社会舆论,少数人逆反社会舆论,极少数人左右社会舆论。引导舆论,广告和公关是同样重要的,尤其是网络媒体主导社会言论的时代,我们看到那些神坛上的品牌都有强势的公关策略和执行。而广告和公关最大的不同在于:负面的广告也会产生正面的价值,而负面的公关会产生负面的价值。换句话说:广告做不好也不会把品牌做死,哪怕这个广告口碑再差,比脑白金、恒源祥更烦人。而公关做不好会把品牌做死,哪怕公关花费再多再强势。最好的口碑是做出来的,这话没有错,但绝对不是光靠好产品就能做出来的。

6

6、喜欢看热闹少花钱多办事的社会化营销中,看热闹的是多数,凑热闹的是少数。传播主要依靠看热闹的,销售主要靠凑热闹的。我们追求凑热闹的来买单,就要先让凑热闹的来围观。看起来很复杂,总结完就是:先热闹起来,热闹起来会制造更多的可能性,会增加参与感。 热闹有很多个纬度,比如本来就处在一个很热闹的行业、投到很热闹的媒体、把营销做的很热闹等等。如果没有特殊渠道,闷声发大财的可能性是极小的。高声营销,由热闹触动好奇心,引发围观行成口碑传播。用户对于熟识产品的抗性也会随之减弱。    用户心理会左右行为。找准适销价格点、重视外观设计、解决眼下问题、不要放弃实用性、广告公关并行、把营销做的热闹,都是弱化消费者心理防线的基本策略。做好这6个实用消费者心理,用户就是“傻子”。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