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
车用电线束插接器
汽车端子拆装工具
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不合格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是指沿轴向使端子与护套分离所需的力。为避免出现端子退针的现象,插接器的性能试验标准对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做了严格规定:①规格不大于2.8的插接器保持力大于40N;②规格大于2.8的插接器保持力大于60N。实践中较多端子退针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保持力不满足规定。一般来说,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不合格的原因有:结构设计问题;材料选择问题。
结构设计问题涉及到端子保持力方面的插接器的结构设计问题主要是指端子和护套的挂接结构设计。这种挂接结构一般是一种弹性结构,分为护套上采用弹性结构和端子上采用弹性结构。
护套上采用弹性结构护套弹性结构见图1。护套上采用弹性结构是指将端子和护套装配所需要的弹性结构设计在护套上,在端子和护套装配过程中,通过护套弹舌(设计在护套上的弹性结构)受力变形,实现端子和护套的装配。在端子和护套装配到位后,护套弹舌由于受力解除而恢复至原始状态。该护套弹舌和设计在端子上的挂台结构的配合,保证护套对端子的有效定位。护套弹舌的剪切强度决定了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
端子上采用弹性结构端子弹性结构见图2。端子上采用弹性结构是指将端子和护套装配所需要的弹性结构设计在端子上,在端子和护套装配过程中,通过端子弹舌(设计在端子上的弹性结构)受力变形,实现端子和护套的装配。在端子和护套装配到位后,端子弹舌由于受力解除而恢复为原始状态。该端子弹舌和设计在护套上的挂台结构的配合,保证护套对端子的有效定位。端子弹舌的屈服强度决定了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由公式(1)可知:端子弹舌设计时,当材料选定后,材料的许用剪应力即固定不变,要保证产品满足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剪切方向受力)要求,需保证端子弹舌的剪切面积满足要求值。实践中由于考虑到端子和护套的设计间隙,除考虑端子弹舌的剪切面积(材料厚度和弹舌宽度)外,应保证极限恶劣情况下,端子弹舌与设计在护套上的挂台结构具有完整的配合。
护套材料选择插接器护套常用材料有:聚酰胺(俗称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ABS等。对于护套弹舌结构,一般主要考虑材料的韧性,根据满足韧性要求的材料的许用屈服剪应力设计弹舌结构的尺寸。需要强调的是,材料的许用屈服剪应力应按材料经受插接器可能存在的高温老化、温度-湿度循环、化学液体腐蚀等试验后的允许值计算。如果按试验后的许用屈服剪应力值设计弹舌结构无法满足要求,则应考虑更换材料或使用二次锁结构(图2)来解决。当插接器初始保持力正常,试验后保持力不合格出现退针时,一般是因为按使用材料的初始许用屈服剪应力设计了弹舌结构造成的。
端子插拔力问题由于装配性能的要求,插接器端子插拔力应越小越好,而过小的插拔力将使插接器的接触电阻增大,导电能力降低。因此,合适的端子插拔力是在保证插接器电性能的前提下满足插接器装配性能的要求。为提高端子的导电能力,实践中经常会出现端子的插拔力被加大,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装配困难。而当端子插拔力大于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时,则可能导致插接器对插过程中的端子退针。
产品应用问题涉及到插接器端子退件的产品应用问题,主要是指在线束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可能造成端子退针的问题。一般包括端子压接问题和端子装配问题。“香蕉”端子是端子压接过程常出现的问题。是指由于不当压接导致的端子过度弯曲,使端子的接合区和压接区的中心线不平行。过度弯曲的程度较轻时会造成插接器的插拔力增大,影响装配性能;程度严重时会导致插接器对插过程中公端子无法插入母端子的有效插入区域,从而造成端子退针。例如,某汽车厂总装车间后尾灯与线束对插装配过程中,曾经出现线束端插接器端子频繁退针,发生比率为20%,经对问题件分析,发现由于端子的不当压接,出现部分端子过度弯曲(香蕉端子),从而造成线束端插接器与后尾灯装配过程中线束端插接器端子退针。对端子压接调整后,该问题得以解决。
端子在护套中的保持力不合格———一般是设计原因、制造原因或使用材料的原因造成的
对插干涉———一般是设计原因或制造原因造成的
产品应用问题———主要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不合适的使用方法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