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您好!我的儿子11岁,最近老是说怕死,早上和晚上临睡前心情不太好,白天精神还好,白天有时是很兴奋的,但临睡了,他又说心情不好了,已经有半个月了吧。原因是看了一本叫《乌丢丢的奇遇》的书,里面有关于死亡的描写,这本书是语文老师推荐的,里面关于死亡的描写应该不会太残忍吧,本来我想看看的,被儿子捐出去了。我现在回忆起来,他小的时候也有说怕死,我就说:“好的,妈妈答应你。”再后来,我说:“那你好好读书,研究长生不老药。”当时,都是说了一下,就过去了。但这次,他好像总也解不了这个死结。我当时,是不是回答得不对,不应该骗他?他自己也在网上查资料,怎么不怕死之类。给他看电脑里的《獾的礼物》的图片,但没有效果。他现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说:“妈妈,我怕死。”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他、开导他,我告诉他每个人无论贫贱宝贵都一样得死,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既然改变不了,就不要去管它;我说每个人都怕死,每个小孩都会思考这个问题的,像他这样挺正常的,不要担心。他说,他知道。我叫他写日记,叫他跟我说,不要闷在心里。昨天他还说,人其实已经死过一次,意思是时间的长河中,人活着的两头是死的,出生之前的一头是死的,所以人已经死过一次。还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他跟他爸爸每每说心情还好,而对我总说心情不太好。他跟他爸有电脑、MP4、汽车导航等方面的共同话题,还经常斗嘴(带玩笑的),感情很好。我现在很担心,很着急,只希望他快乐,别让这种思想折磨他。杨老师,他这种情况我们家长该怎么办?是否需要看心理医生?(我问过我儿子,我说有让人心情好的医生,要不要让医生给帮忙解决,他说那不用的,说明他还能忍受吧。)请杨老师百忙之中帮忙解答,不胜感激!这位朋友:您好!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孩子死亡的教育存在两个极端:要么避讳避免谈死,要么以死来对孩子进行恐吓,让孩子产生死亡恐惧。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做家长的要坦然面对死亡,同时要让孩子知道有生必有死,除非不生即不死,这是所有生物都要平等面对的事实,任何生物都没有享有特权或赦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或例子来让孩子明白死亡是自然规律。比如一粒麦子从发芽、成长、结穗、一直到枯老。如果麦子枯老的时候,以浇水施肥来试图延长它们的生命,那注定是徒劳无益的等等,这样孩子就基本上可以感悟死亡是必然经历的过程。其次,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来说都具有对死亡的恐惧,说实话我们大人也非常怕死,这是因为我们全人类都具有对未知的、不可预测的、不能掌握的事物的恐惧心理,所以你要告诉孩子,他有这样的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既然它是一份很正常的心理,那么我们首先要把它接受下来,这样就会减轻他对死亡的过分关注,使恐惧降低、紧张得以缓解。第三,指导孩子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由于目前科学发展的水平还不能准确解释人死亡之后的具体情况,所以死亡后的样子也仅仅是一种推测,如果我们把这种推测换一个角度,把死亡看作是一个故事的结束和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比如近些年来西方对灵魂学的研究就指出“死亡是快乐的顶峰”,像光和电那样自由和永生。假设如果没有死亡,那么我们又怎么能体会到“死亡是快乐的顶峰”,像光和电那样自由和永生呢?当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第四,一个人生老病死自有天命,该来的自然要来,谁也挡不住,要走的自然要走,谁也拉不回。既然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每一个人都免不了一死,我们不如认真轻松地过好有生的每一天,让有生命舞动的每一天精彩,让有呼吸的每一天呼吸得有价值。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我们不能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所以我们要以自己的快乐和幸福的追求让自己的每一天充实而圆满。第五,有句话叫活在当下,也就是说我们当下的幸福、愉悦和快乐既是有我们自己所创造的,当然我们自己所创造的幸福、愉悦和快乐也需要我们当下来拥有与享受。如果我们跳过了当下创造和享受幸福、愉悦和快乐的实际而去关注未知的、不可预测的、不能掌握的未来,那么我们也就体会不到生命的伟大和可爱之处,当我们临近当下这个故事结束的时候,我们也就无法享受到这个故事的精彩和高峰,那么我们的下一个故事也就不会有精彩的开头。第六,生活是双面镜子,一面是爱,一面是失去与背叛;一面是肉体,一面是灵魂;一面是现实,一面是虚拟;一面是生,一面是死……我们站在镜子的一面,观摩另一面彼岸的世界,在一面建构一个世界,世界却在另一面被消解。与其说我们惧怕死亡倒不如说是惧怕失去与背叛爱;惧怕灵魂无所依托;惧怕进入生命最终陷于虚无等等。既然我们惧怕的事这些东西,那么我们不妨趁我们的拥有生命的时候,用切实的行动和努力来实现我们的心愿和梦想,善待和亲近我们的家人与朋友,真正做自己想做而未做的事和想去而还没去的地方。一句话就是让我们的生命天天精彩,天天拥有阳光和快乐!只要我们珍惜当下拥有的,真诚生活每一天,心中充溢着爱,就让一切顺其自然。第七,我们要努力把当前的事情做好,只要我们努力了,我们没有让生命白白度过,我们没有让生命只留下一片空白,我们没有让生命留下遗憾,我们没有在死亡面前怯步,我们没有让死亡小看自己生命的伟大,我们坚持了,我们尽力,我们便可做到坦然面对生命,坦然面对死亡。第八,我要对你的孩子说的是人的生命既是永恒的,也是短暂的!这就是说精神的生命是永恒的,比如孔孟、老庄、墨子、孙子、苏格拉底、康德等等,他们不仅活着,而且还要世世代代永远活下去!物质的生命是短暂的,死亡也是必然的,对死亡的恐惧其实世界之上的所有动物都是一样,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和他一样对死亡有着恐惧!正因为我们对死亡恐惧,那么我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应该珍惜每一时段的此时此刻,把目前要做的事做精做好,让自己和爱自己的人开心、愉悦和快乐,这样我们精神上的生命就会永恒长生!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和追求让自己活的有意义,同时也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没有到这个世界上白来一趟。我们生来就是要享有成功的,我们享有成功,就需要创造自己的生命。我们创造自己的生命,就需要拿出一生的时间来为自己的人生画满美丽,写满精彩。当我们在自己的人生的过程中画满了美丽,写满了精彩的时候,我们的生命也就不折不扣地成为了永恒!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你的朋友杨永龙期望它对你引导和启发孩子正确面对死亡有所帮助和助益。杨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这么快就答复我的问题,内容很详尽很细致,我一定按照您的指导去做,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
上一篇:骑马与砍杀战团全攻略
下一篇:30岁女人如何摆脱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