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93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发展心理学:[1]幼儿期心理发展

一、言语发展•(一)词汇的发展•1、词汇量的增加 3岁词汇量有1000左右,6岁3000左右,7岁4000左右。•2、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3、词类的扩展: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其次是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二)语法结构的发展第一,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第二,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第三,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三)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1、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 2、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二、记忆发展•(一)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二)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 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2、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3自传式记忆(目击证词)•(三)记忆策略形式(1)记忆策略的发展这一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没有策略,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二是过渡阶段,一般为5~7岁儿童,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三是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2)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复述策略,即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组织化(关系)三、思维发展•(一)具体形象思维是主要特点•(二)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儿童思维过程经过三种不同水平:即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三个不同水平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行动-形象-概念,这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主线。1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1)概括(2)实物概念(3)数概念(4)类概念•王宪钿等(1964)曾对儿童分类中的概括特点进行了实验研究:•1.不能分类把性质上毫无联系的一些图片,按原排列顺序或按数量平均地放入各个木格里,不能说明分类原因,或任意把图片分成若干类,也不能说出原因。•2.依感知特点分类依颜色、形状,大小或其他特点分类,例如把桌子和椅子归为一类,因为都有四条腿等。•3.依生活情景分类把日常生活情景中经常在一起的东西归为一类。例如,书包是放在桌上的,就把书包和桌子归为一类。•4.依功用分类如桌,椅是写字用的,碗筷是吃饭用的,车船是运人用的等等。儿童只能说出物体的个别功能,而不能加以概括。•5.依概念分类如按桌,椅,纸,笔以及交通工具,玩具,家具等分类。井能给这些概念下定义,说明分类原因,如说车船等都是载人,运东西的交通工具等,不同年龄儿童分类情况有所不同。•四、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社会性发展(有时也称儿童的社会化)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儿童集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有:自我意识、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1自我意识:对自己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自我概念:关于我是谁,我有什么样的性情、态度及价值观的认识。•自我评价: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能力和特点,以及自己所处的地位、与他人及社会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自我体验(自尊):自尊指的是自我所做出的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以及由这种判断所引起的情感。•自我调节(自控)•父母教养方式的四种类型对儿童的影响:•(1)权威型•孩子独立性、自制力、自信心较强,待人友好。•(2)专断性•胆小,不善与人交往,缺乏自信 说谎反抗行为•(3)放纵性•缺乏责任感,好冲动,具有攻击性,自制力差。•(4)忽视性•好冲动,具有攻击性,缺乏爱心,容易出现不良行为。•2 性别角色社会化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大多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知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二)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她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三)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认识越来越清楚,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的。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双性化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歧视的儿童教育,而不过分强调性别差异。3道德发展•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掌握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道德行为的历程。•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结论:–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