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医用口罩
戴口罩时有漏气:特别是有近视眼的小伙伴一定是深有感触,一旦戴上口罩整个眼前便是雾里看花,蒙蒙胧胧。这就说明口罩没有戴好,由于口罩的上方没有贴合好面部,呼出来的气体便都会跑到眼镜上,而外界的病毒及其他有害的微生物一样也会进到口罩与颊之间,从面进入到人体的口鼻,也就起不到防护的作用了。
戴口罩时不分正反面:大多数的老百姓并不知晓医用外科口罩和一般的一次医用口罩的三层各有什么功能。所以在戴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在意是不是戴反了,医用的口罩一般分为三层,外层属于阻水层,中间层属阻隔颗粒微生物的,内层是有吸湿的,所以正常是白色那面朝里用来吸收呼出的哈气,蓝色面朝外。
摘口罩时手法不对:其实生活中很多人是直接拉起口罩中间外侧摘掉口罩的,还有些人习惯性地用手捏口罩外侧中间部分往上提拉口罩,这样做都是非常错误的。首先口罩能阻挡病毒、细菌那么最外层肯定是最脏的了,就像这次的疫情新冠状病毒就是通过飞沫传播,我们利用口罩阻挡了飞沫,如果用手直接从外侧摘下,则为病毒打开了接触传播的通道,如果又没及时洗手进行消毒,又不小心摸了鼻子或眼睛,病菌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人体。所以正确地摘口罩方式应该是捏住口罩耳部的挂绳直接取下并反向折叠扔进垃圾桶,并及时清理。
对着口罩喷洒酒精或者高温蒸煮消毒:一次性医用口罩的外层阻水功能是因为借助了液体的表面张力,如果大量的使用酒精喷洒或者蒸煮消毒,会破坏掉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层的材料变性,对血液或者唾液的阻挡能力便会下降,口罩的过滤功能也会大大降低。
在哪里都戴着口罩:因为疫情的传染速度惊人,很多人过度紧张,不管到哪里都戴着口罩,就算在家也不例外,但我们都知道这样做虽然比较保险,但又会导致口罩消耗的太快,那么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如果是个人独处,比如自已开车、户外锻炼、独自在家完全不用戴口罩或者只戴日常的棉质可清洗的口罩。根据2 月 5 日国家卫健委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看看下面这张图,就知道什么时候该戴,什么时候可以不戴了。这样也可节省了不必要浪费的口罩。
戴口罩时有漏气;戴口罩时不分正反面;摘口罩时手法不对;对着口罩喷洒酒精或者高温蒸煮消毒;在哪里都戴着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