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27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对于玩网络游戏的表弟如何教育

杨老师:您好!非常抱歉占用您的宝贵时间!我有一个表弟今年17岁,读高中一年级,智力水平特别高!自从上学以来就很少认真地学习,在高中以前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但是他爸爸对他过于疼爱,在每次犯错误时总是发脾气打骂之后又会很快去哄他!现在读了高中,住在学校,父母管得更少了,染上了玩网络游戏的习惯,整天泡在网吧,在宿舍还不睡觉,后来学校勒令他退宿!但是这种惩罚根本没有什么效果,他现在还是照玩不误,放学之后就跑出去,家里人整天都要看着他,现在放假之后更是如此,整天泡在网吧,父母拉都拉不回去,而且父母说他什么都不听,对他姐姐的话也不听,说急了他就说“您们闭嘴,我不是人,不办人事!”现在我们都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麻烦杨老师给一些意见,谢谢!——小强小强:您好!谢谢你对我的信任,同时也很乐意与你共同探讨你表弟的问题。关于你表弟玩网络游戏,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目前高中的学生有不少人在玩网络游戏,同时他们在课外交流沟通的主要话题也包含网络游戏的玩法。为了不让同学嗤笑为“土老毛”“傻子”或不被同学在交往中排斥、“出局”,所以过去把功夫用在学习上的一些同学也纷纷玩起了网络游戏。其次,你表弟住校,很可能同宿舍有人在玩网络游戏,在他们的带领下一来二往被网络游戏勾住了心思。第三,你说你表弟“智力水平特别高!自从上学以来就很少认真地学习,在高中以前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也就是说他凭自己聪明的脑瓜只要上课的时候用心听讲,在考试的时候也能考出他自己认为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是进入高中之后由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比初中有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他所惯用的那种学习方式和方法已经不灵了,所以学习成绩并不如他自己的意,再加上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另眼相待,他自我感觉压力特别大,自我心中的郁闷也无处发泄,这个时候他的首选就是玩网络游戏。因为玩网络游戏一方面可以使他体验到学习生活之中所无法体验到的成功感,这是因为游戏中没有歧视,不会因为学习不好就被别人看不起,如果他把网络游戏玩得等级高越高,不仅可以得到虚拟的奖赏,而且还会被同学中的玩家仰慕,所以成功感、满足感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玩网络游戏不需要对任何人任何事负责,既填补了他自己内心的空虚又轻松有趣、愉悦快乐地度过了课外被同学在交往中排斥、“出局”的时间,所以他就会乐此不疲地玩网络游戏。第四,你说“他爸爸对他过于疼爱,在每次犯错误时总是发脾气打骂之后又会很快去哄他!”这种简单粗暴+哄骗诱逼的教育方式在青春期以前可能是很管用的,但是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需要的是尊重、平等以及朋友般的交流沟通和关怀与引导,所以我认为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大孩子推进了游戏厅。第五,也有可能是你表弟平日中与人沟通不足,生活枯燥、单调找不到乐趣而寄情于网络。第六,由于网络游戏具有滑稽、夸张、讽刺、幻想、令人激动的历险以及无师自通的特性,一方面可以让孩子发泄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可以克服自卑,超越渺小,所以它令孩子们很着迷。针对以上情况,作为父母首先不要简单粗暴的对孩子进行打骂、呵斥以及限制其人身自由,而是心平气和地与其交流沟通(尽量避免“必须”“你要如何如何”的词语和句子),从中了解孩子玩网络游戏的起因以及孩子具体的心理状态,比如和孩子一起探讨游戏的玩法、玩游戏的奥妙,甚至和他一起玩游戏等等。当孩子能与父母敞开心扉谈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时,在这个时候父母要以理解和共情的心理与行为诱导孩子,比如给孩子讲自己受过什么样的苦、遇过什么样的难,是怎么扛过来、挺过来甚至熬过来的,以积极的影响使儿子发生转变,同时告诉孩子“面对困难比逃避困难容易得多,因为逃避行为积累了更强的内心恐惧。”他的父母在假期这段时间由他一段性子,多多和他交流沟通,更全面地了解儿子;改变家庭气氛和教育的态度、方式,暂时回避争议事件,给孩子真正的温暖;不要给孩子增加太多的思想包袱,告诉他学习成绩考得好与不好没关系,只要他努力了,就可以了,让他解开心里的疙瘩;要改变过去一味批评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只要有一点努力和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才能带给孩子改变的信心和动力。在适当的时候,多给儿子讲一讲自己在人生的挫折和艰难困苦面前,是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又是怎样战胜困难、超越挫折的。因为儿子毕竟年龄还小,对于创伤和挫折很少经历,甚至还没有经历过,这个时候父母就是他的镜子和榜样。多向他谈及这些,势必会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学校让孩子退出宿舍也不是什么坏事,这样可以让他的父母更好的了解和帮助孩子。如果上面我所提到的方法实在行不通,那么还可以让他的父母找一家让孩子比较信赖的人(朋友、师长)照顾一段时间,这样也可以达到阻断他玩网络游戏的目的。第三,在孩子的学习上寻找突破口。我想你的表弟不可能没有优势学科,既然他有优势学科,那么就让他从最容易突破或进步的科目做起,通过成功促进成功,进而达到戒除玩网络游戏的目的。第四,你可以建议你表弟的父亲在业余时间多带孩子出去参加运动项目、旅游等,以轻松积极的娱乐方式逐步代替玩网络游戏,然后再逐步让其把心思转移到学习上去。第五,利用孩子喜欢玩电脑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和支持孩子制作多媒体的课件,从特长出发做出对别人有益的东西,或者研究一个实际问题,让他把思维集中在有益的事情之上。第六,父母要多与班主任及课任老师沟通,用比较婉转且不失尊重的口吻建议多关照孩子,最好是多表扬和鼓励,进而消除其经常“玩网络游戏”的情况。另外,你还可以建议你表弟的父母到我的网页上参考《孩子着迷大众游戏书和漫画书怎么办》。不知以上的建议对你是否有用,你的朋友杨永龙敬请批评。杨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回信,您与我素不相识,没想到您竟然会这么快回信,可见您是一位认真负责而且善良的好老师,您对我提出的问题解答的非常认真详尽,在此对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会认真对待您提出的意见,并及时与我亲戚沟通,以后可能还会有不少问题向您请教,希望杨老师能给与解答!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小强杨老师:您好!我还有一些问题要请教您,我表弟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丝毫没有上进心,而且逆反心理极为严重。他从小就非常顽劣,从初中开始就难于管教,初三的时候开始玩网络游戏,从此不能自拔,过去他也喜欢玩,不过没有这么沉迷。现在他除了玩游戏,对其他东西丝毫不在乎,到了几乎没有人性的地步。比如,班级里面学习好的同学,他说他们没有自己聪明,对他们不屑一顾,更谈不到请教学习。对家人的关心和批评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在昨天晚上,由于他母亲没有给他钱上网,他赌气一夜未归,家里的所有人都为他操透了心,但他一直我行我素,从来不会为大人着想。至于在学校的表现,更加难以形容,虽然他被大家公认为聪明的孩子,但他上课从来没有认真听讲过,作业从初中开始就不去完成,而且在班级里也经常扰乱纪律,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老师们都没有办法制服他,多数老师都对他无可奈何+非常反感。上高中半年,班主任就劝他退学。而且他对未来没有任何的想法和追求,也没有什么和学习相关的特殊爱好。他就是喜欢玩,什么游戏,电视,麻将,棋类,球类等等,没有他不玩的,就是不学习,他的姐姐学习成绩很好,他也从来不去效仿,总之,丝毫没有上进心。他的父亲性格非常暴躁,脾气变化无常,经常对他打骂之后就给吃这吃那,虽然对他也经常讲道理,但是根本不起作用,父子俩个的平时一起的课外活动不多。母亲的性格很好,但是经常和他父亲的管教方式不一致,于是经常出现一个叫孩子这样,另一个那样的情况,两个人一直没有管教孩子的统一合理的方法。不过他们的女儿也是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却没有出现男孩子的情况。上面就是这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麻烦杨老师帮忙分析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这个孩子迷途知返。——小强小强:您好!在上一封信中我们已经共同探讨了你表弟网络成瘾的六点原因,从你这封信的补充,我认为关键的原因一方面是他的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也就是简单粗暴+哄骗诱逼的教育方式,孩子在思想、行为上好的方面没有被父母认可、肯定和褒扬,致使孩子被认可、被肯定、被需要的情感缺失,网络游戏恰恰在这方面具有着独到的优势,所以他就趋之若鹜,即便是九头牛也难以把他拉转回头;另一方面是他的老师都对他无可奈何+非常反感,再加上以班规校纪以及负面典型的打击,自然而然的就会使孩子出现破罐子破摔逆反心理,所以他出现“在班级里也经常扰乱纪律,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老师们都没有办法制服他”的情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这就在客观上把孩子推向了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对日常学习和生活毫无兴趣、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情绪低落、悲观、消极的境地。对于你表弟的转变,除了上一封信中我所谈到的方法以外,首先可以找他所信任和敬重的师长或同学,请他们对其进行认知教育和引导,帮助其认清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危害,以及认清自身的需要、发现满足自己心理需要的其他途径所在,并给予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引导他摆正电脑与网络的位置,改善上网的心态。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把孩子寄养在他所信任和敬重的师长家中,通过环境和教育方式方法转变来遏制其上网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孩子转变的目的(这种方法比较有效)。如果这种方法行不通,那么也可以请他所信任和敬重且学习与生活认真踏实、按部就班的同学来家中,让其与孩子共同学习和生活一段时间,通过同学的支持与帮助逐渐使孩子弱化对网络的痴迷,这样既可以让他来监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又可以跟着他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父母要统一教育和管理孩子的方式方法,切忌采用粗暴的制止、严厉的斥责以及苦苦哀求,这样做不仅对于孩子戒除网瘾收效甚微,而且还会导致相反的作用。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找一个孩子平静的时机与孩子心平气和交谈,比如,当你再玩游戏的时候,你是否想过除了玩游戏之外你将会面对什么呢?你是否为此而感到玩得不踏实呢?你喜欢目前的这种生活状态吗?现在的这种生活真是你想要拥有的吗?你这样玩游戏真的很快乐吗?你是否想过将来不再玩游戏了,你会过着令你自豪的生活吗?我相信你肯定也想过要戒除网瘾,我猜得对吗?你是否想过戒除网瘾并没有你想想得那么难,很可能是你过去的方法不对?等等,尽可能让孩子感觉不到羞愧和压力的时候,激发孩子反观自我的现在,自我主动而积极的转变火花,在这一过程中切忌谈及家人的期望和他的学业荒废,否则就会使孩子觉得压力过大而逃避更加沉迷于网络。当孩子有了转变的愿望以及动机之后,父母亲要及时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戒除网瘾的计划,比如,过去每天通宵玩,现在在这一周之内每天晚上玩3个小时,当孩子切实按计划做到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二周再与孩子协商共同制定每天晚上玩两个小时的计划,当孩子做到了同样给予表扬和鼓励。第三周同样与孩子共同协商制定每天晚上玩一个小时,如前所述如法炮制,第四周让孩子每天玩半个小时,……。与此同时父母亲要采取与孩子进行练书法、画画、登山、打篮球或者踢足球的方式与方法,将孩子的兴奋点移开网络游戏。同时父母亲要在语言上、行动中要切实转变以往抱怨、无奈的状态,对孩子的进步满怀期望并充满信心,牢记“鼓励为主”的原则,不断给孩子加油,能够耐心的看待孩子的“过错”,给予孩子支持与引导。同时要想办法引导孩子不断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在学习上不要与其他的孩子去比较,而是要与他自己比较,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可以帮孩子找回自信心,让他自己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在自信中达到更进一步的成功,又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体验学习的乐趣,达到自觉自愿学习的目的。最后,父母应该多与课任老师沟通,用比较婉转且不失尊重的口吻建议多关照孩子,争取取得老师、同学更多地关心、支持、帮助和鼓励,进而达到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的目的。以上方法是否可行,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杨老师:您好!非常抱歉,由于春节放假回家没来得及给您及时回信,敬请谅解!您对问题的回答非常清楚详细,我们现在正在帮助他改变!但是发现他玩游戏好像仅仅是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为了逃避什么!前几天我和他姐姐一起逼着他写了一份学习计划及定时玩游戏的保证书,但是现在发现他不愿意兑现,而且很怕他姐姐把这个保证书拿给他父母及其他人看!通过我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心地倒是挺善良,只是对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现在只知道傻玩!前几天为了刺激他学习,专门把他接到北京玩了几天,想让他看看大城市的诱惑,可是通过观察发现他对北京的高楼大厦等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只是想玩游乐园的东西!——小强小强:您好!你说“通过我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对人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现在只知道傻玩!……高楼大厦等东西根本不感兴趣!只是想玩游乐园的东西!”其实这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孩子的正常表现——对玩的东西的好奇、好问、好探索以及对游乐园的玩东西的无师自通性。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作为师长就应该紧紧依靠其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和精神性需求,以及特别善于识别大自然所提供的抚育和指导的天性,顺其性随其情充分利用其兴趣爱好的特点,重点在于诱导和迁移,使其把心思和劲头用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之上来,进而建立起对文化课程学习的自信心,形成对文化课程的兴趣以及学习上的成功感。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关心、支持、鼓励;孩子出现进步行为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和肯定(比如,努力程度、按时完成作业等),鼓励和支持孩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找到适合自己、独立的学习模式,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状态。要在行动上相信孩子,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鼓励孩子的一点点成功。让孩子觉得你在期待他的成长,你在相信他的成功。多鼓励孩子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只要孩子尽力了,即使考试成绩不好,也要给予和颜悦色地肯定,让孩子放松心情、摆正心态,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通过点滴进步来逐步建立自信向上的心态和行为。谢谢您,杨老师!我们会按照您所说的方法去引导他,遇到问题再向您请教!——小强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