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得判断你的孩子擅长什么和喜欢什么。假如你的孩子擅长艺术而且表现得很有音乐天分,而你却一天到晚让他读数学书。请问这合适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如果你说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擅长什么和喜欢什么,那么你可能不能算合格的家长。这个时候你可以请教你的老师,或者干脆问你的孩子。而盲羊补牢的方式是:用各类书籍去试,看看你的孩子对什么有兴趣。
2、其次你得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明显的爱好,那么他对外界更可能因为好奇而感兴趣,而不是被迫举个例子来说:有一天他看到别人谈钢琴,突然可能会很感兴趣,想去弹。而这个时候,一个晴天霹雳出现了:你告诉他这是你给他安排的钢琴课,他得每天都在这里呆两个小时。他会立马对钢琴产生距离感。正确的做法是:无意中多带孩子听几次。等有一天孩子求着你学习的时候,那才证明他真的有兴趣。
3、阅读也一样,你必须得让他主动阅读才有意义。否则看似读书,实际在神游天国。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会让孩子觉得阅读有意义呢?
一种情况:如果你自己喜欢读书,哪怕是天天假装读书。孩子看到了也会好奇:书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好玩吗?好吃吗?当然,如果你自己以一个赌棍的姿态展现在孩子面前,而你却逼他读书,这恐怕很难让人接受。
另一种情况:因为环境而读书。一个班的同学都在读,他不读也没意思,于是只有读。不过这种读书太孤独,也不会让孩子有兴趣。
第三种情况:主动阅读。想要让孩子主动阅读,就必须让孩子对书的内容有兴趣。然而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兴趣,这就需要为孩子们一个公共空间。利用这个公共空间,每个孩子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书中部分内容发表在这个空间,其他孩子从中筛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觉得有兴趣的话就会主动去借书或者买书。在这里,推荐业余的公共空间如qq群空间和微信群,还有专业的公共空间如掌中光影。如果临时使用,业余的就好。长期使用就选择专业的,对内容的管理能力更强以及使用更加方便。
千万不要强迫孩子阅读,否则可能造成孩子逆反心理而对所有的阅读都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