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53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李嘉诚首富密码的六脉神剑是什么?

如果过往的经历可以呈现出李嘉诚的部分性格,那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他随时准备自己应付挑战,同时,乐于在高度自控下获得内心自由。关于后者,一个最恰当的阐释是他自身的体验:在参与地皮招标时,李会不停地、很快地举手出价,但当价钱超过市场的规律,他左手想举起时,右手便立即“制止”左手。
工具/原料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步骤/方法
1

自我行为修炼在这方面李嘉诚给自己日常生活的自我管理规划了8个要点;要勤勉,勤是一切事业的基础,要勤于工作,对企业负责,对股东负责。要俭朴,对自己要节俭,对他人要慷慨,处理一切事情以他人利益为出发点。要创新,用自己的眼光注视世界,而不随波逐流,坚守诺言,只有坚守诺言,才能建立良好的信誉,良好的信誉是一个商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2

自我品德修炼,成就道德楷模李嘉诚常教导人说: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这种对人对事都以他人着想的态度和人生观正是“仁”的体现李嘉诚在领导下属时,也抱着这些精神。因为他认为,人就是人,不是神,不免有时会做错,因此他对下属充满了耐心和爱心,这种以人性去领导的管理艺术,赢得了企业之内下属的尊重和忠心。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李嘉诚与王永庆管理风格的差异,但他们都成功了,这说明管理无定式,重要的是有自己的风格和企业文化。

3

乐善好施,赢得美誉的个人形象管理在这方面,李嘉诚可以说是做得最杰出的代表,他本着做生意是“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的思想,坚持与人共同生活”的原则,常怀着感恩的心,尊重义气的心与人相交往,与社会相交融,具体地有代表性的做法有:乐善好施,凡是社会公益事业需要他的地方,他都慷慨解囊,几十年来,他相继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公益慈善事业捐出40多亿元。诚实、守信、一言九鼎。与人交往、做生意、从不欺诈,做到公平交易,友好合作。

4

善于掌控自己人们曾经试图用“股神”巴菲特的思想框架来解释李,但一个与李共事逾十年的人士说,李嘉诚的秘密是“心法”。熟悉之人看来,让李嘉诚安寝无忧的,除了名利之心淡泊,还有一个更为基础的原因:他的各项业务都拥有着良好的现金流。

5

保持持续进步李嘉诚看重自主权的另外一个体现在于,他非常注重跨资产间价值的挖掘。比如他对于零售业务不遗余力的投入,并非仅仅因为看重零售业务拥有极佳的现金流,更因为,零售是一个可以与地产密切结合的业务。即使他并不追求所谓的“协同效应”(因为那不可量化),但当零售、地产、港口等业务处于一个平台上经营,以李的团队之善于成本控制,总能够找到很多额外的盈利空间。

6

保持自我本性李嘉诚的言语、目光和笑容,都不免让人产生疑问:早年经受的战乱、苦难,以及随后六十六年的辛苦工作,这些负面影响究竟是被一种怎样的力量化解,而没有让他成为一个性格极端的人?是命运?—在很多场合,李都会提到自己的一生“蒙上天眷顾”。但李嘉诚回答说:“性格才是命运的决定因素。好像一条船,船身很重要,因为机器及其它设备都是依附在这条船里面。”很长时间以来,因为李的被神化,他的性格都为外界所忽视:李是一个性情急燥还是温和的人?他可曾有脆弱或失去自控的时候?

注意事项

除了横向的业务之间的价值发掘,单一业务的潜力发现也颇有可为。当李嘉诚认为健康、美容类产品将成为未来零售业最主要的成长动力,便不惜成本在法国、英国、俄罗斯等各国寻找经营不善的零售网点,逐渐将已经被证明成功的产品移植到收购来的店面中去。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