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决不要把签证申请当成撞大运。因为它的确不是撞大运。批准或拒签都是有理由的。我们之所以需要精心准备申请,目的就是强调、突出优点和重点,正视、解释弱点和瑕疵,努力避免把命运完全交给签证官的斟酌裁定权。
拒签的原因,就象路边的沟坎和路上的坑洼,预先知道了它们都在哪里,就能作好准备,妥善回避。祝愿追求美好前程的赴加学子和寄厚望于子女的家长如愿以偿、稳获成功。
材料上不能图省事,但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好。多要多在点上。换句话说,多不一定就是够。应追求材料清晰充实,更不能杂乱含混、甚至自相矛盾。材料混乱造成的拒签虽然有补救的可能,但处理起来更费斟酌。加拿大移民局审理案子时历来有喜欢“薄案子”的行规,厚重的一堆材料影响签证官的审批速度和工作乐趣。
尽管使馆对递交材料有比较明晰、具体的要求,难以置信的是,竟然很多申请明显材料不全。请注意:材料不全并不是条件不具备,而往往是在签证准备过程中的功课没做好、没做到位。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由于加拿大签证申请多数情况下都是“纸上谈兵”,很少面谈,所以签证官只能从书面上“认识”一位申请人。如果材料不全,意味着无法了解申请人的“全貌”,难下判断,拒签就毫不奇怪了。由材料不全导致的拒签是相当冤枉的:明明条件具备,却未充分反映,不仅耽搁了求学的时间,而且还给下次申请增加了难度。
按照加拿大新移民法,只要是在加拿大正规注册、未违法经营的学校(在加拿大注册个学校并不困难),不论学校大小——哪怕同一个城市里,有的学校大到占据了城区的一小半,而有的学校小到只有一两间教室,签证官都无权在签证审批中发表意见评价学校的好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使馆的工作人员当中,签证官是常年的工作最繁忙枯燥的一群人。每天对着一堆真假难辨的材料,平均审理每个案子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签证官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道。疏忽偶有发生。对申请人来说,因审理疏忽而导致的拒签称得上是“不可抗力”。处理这类拒签案的挑战是:由于拒签信上所标注的拒签原因通常都非常笼统,要想正确判断是什么了造成了拒签,需要熟悉程序、吃透材料和相当经验,必要时可向加拿大移民局调看审理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