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37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基于QT平台的交叉编译环境搭建的架构分析

这几天由于工作需要,进行了基于QT平台开发的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首先在这里不具体介绍如何进行搭建的过程,网络上相关的介绍博客十分的多,而今天,我将我对完整搭建的相关文件和细节做一个分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在理解上有一个进步。
工具/原料
1

ubuntu12.04

2

QT相关压缩包

方法/步骤
1

第一步认识:什么是QT?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明,QT是跨平台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开发的框架;这里有2个关键字,“跨平台”和“框架”。跨平台:说明具有平台的跨域性,具有低耦合的模块性;框架:说明一个兼容性,可以适用很多编译环境;   当然,这么说概念还是很模糊,暂且,我们把QT当作是一个游戏角色,只要获得不同的BUFF就能获得不同的作战效果;

2

第二步认识:什么是交叉编译环境?   根据交叉编译环境的定义:在一个平台下编译的程序可以直接在另一平台下直接运行而不加修饰,当然这两个环境必须是相关联,不可能没有任何的联系;构成交叉编译环境的前提:1.具有相同的编译工具链;2.具有相同可支持的库和命令;

4

第四部:搭建基于QT开发的交叉编译环境需要那些开源软件支持?1.交叉编译器;   通过交叉编译器编译出的文件,可以使我们的从主机看的到和看的懂从宿主机中移植过来的这些文件;交叉编译器的例子如下图:

5

2.可供移植的交叉编译环境;   一般在说,现在学习过程中的主流交叉变异环境包括:PowerPC平台(以win系列为主),x86平台(以linux、unix操作系统为主)、arm平台(移动设备等),这三大类,所以通常根据需要我们会进行配置,裁剪和编译,安装这些环境下的交叉编译环境;

6

3.可供程序开发的QT平台;  如下:QtCreator,这里涉及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知识点qmake,也是QT开发的核心知识;

7

第五步:在编译过程中需要打的补丁:#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11-dev  libxext-dev libxtst-dev出错:Basic XLibfunctionality test failed!   记住对于自己的功能进行相关的操作,看网络上的相关经验时也是,并不是所以的操作都是必须的,是否支持触屏,是否支持qcfb等;   最后提示,编译期间时间较长,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认识再进行操作,不要做无头苍蝇;

注意事项
1

QT相关下载途径:QT官网

2

感恩开源,改变世界

3

如有错误和不理解的欢迎留言交流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