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上网的电脑一台
能拨打电话的手机一部
档案查询分三步走:一回忆,二列表,三排除。有些机构提供了网上查询的方式,直接查询即可,进入对应的网站,没有网上查询系统的可直接拨打电话进行查询。
回忆何为回忆,回忆即是回忆自己有没有处理过档案,或者有没有签过跟档案有关的字。(如档案自动回原籍的签字之类的,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回忆得上,您也就大致知道档案去哪里了)下图为毕业时所签的三方协议,其中就可以注明档案的具体去处。
列出找出档案可能会去的地方,并列出来,基本上也就是如下四种可能1、学校 (并非所有的学校都会把档案发走,有很大一部分学校不会发回原籍) 2、原籍 (通常指户籍地,更换过户籍地的一般为参加高考时候的地区。)3、工作地 (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都可以找一下,从最开始的工作找起。国企、事业单位有人事权,一般保管在单位,私企就保管在单位所属的人才市场)4、学校所属人才市场 (极个别学校会存放到指定的人才市场)
排除根据上面列出的所有可能进行逐一排除,按顺序排除,先从学校找起。倘若学校不在,再找下一个
原籍户籍地的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机构,如邵阳市教育局。邵阳市教育局也提供了网上查询通道,可以在线查询。所谓原籍也并非固定,比如您户口在长沙市望城区,您的档案可能会在长沙市市级所属人才市场,也有可能在望城区所属人才市场,其实也很好确定,基本上都提供了完整的在线查询通道。
工作地工作地也是非常常见的,毕业时签订就业协议后,档案也随之一起转到工作地,但是由于工作变动后没有留意到档案的存在,忽略了档案的处理。这个就可以把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都找一遍,最有可能是在第一份工作的地方。但同时由于工作的变动,档案遗失的情况多发生在这一环节。保存在人才市场的一般比较稳妥,人才市场管理相对比较规范。
学校所属人才市场等档案保管机构存放在学校所在地的人才市场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可能性小。上述还不能找到的话可委托忠之托帮忙找找看。
按顺序排查,假设不在学校,学校也应当有档案去向的记录,一查便知。
已经确认在自己手上丢失的也就不用找了,每个人只有一份档案。
非全日制学历的档案通常在发放毕业证时就给到本人手里,故非全日制学历自己手上没有档案基本无法找回。
报到证抬头的地址、就业协议书上的地址等均只能作为一种可能,并不会百分百在那里,况且从来没有理过档案的毕业生,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蛮多企事业单位的网上档案查询系统年久失修,保险起见,可电话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