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24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南京明代遗迹、午朝门遗址、明故宫自助游住宿

南京市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钟山风景区、夫子庙风景区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0年度,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951.61亿元人民币,南京市是中国评出的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明代遗迹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合葬墓,规模宏大,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是明代帝王陵寝的优秀范例,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80]。明孝陵的地面建筑除了陵寝地宫等,大多毁于战火,但是现存的下马坊、碑亭、神道及大金门等仍有相当的规模。2003年7月,明孝陵与北京明十三陵等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周边的常遇春墓、仇成墓、吴良墓、吴桢墓及李文忠墓等5座功臣墓也同时被划入世界遗产保护范围。明故宫午朝门遗址南京城墙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墙,也是中国少有的保存良好的古代城墙,建于明太祖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至1378年),是南京现存最大的古代建筑。南京城初成时共有四重城墙,由外向内分别为外郭(外城)、内城(京城)、皇城和宫城,现在所说的南京城墙指内城城墙。外郭为土筑,原有18座城门,周长约60千米,早已湮没无存,仅余城门的地名流传至今。内城为“土筑砖包”,夯土筑成的城墙外由城砖或条石包砌。内城因地形而建,呈不规则状,突破了以往都城为方形的城制,其周长据现代测量为35.267千米。内城原本开有13座城门,与外郭城门合称“里十三,外十八”。内城在20世纪50年代时仍大体完好,但是在其后20年间遭受严重破坏,现存长度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内城原有13座城门,历经战火、破坏以及改建之后,现存的明代城门还有聚宝门(中华门)、石城门(汉西门)、神策门(和平门)和清凉门,其中除神策门还保留有清朝时修建的城楼之外,其他城门的城楼都已无存。皇城与宫城现在仅有午朝门、西安门和西华门等少数几处遗迹留存。南京城墙已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下一步申请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单。南京是郑和七下西洋的出发港。航行所用的宝船由位于南京龙江的宝船厂建造(现为宝船遗址公园)。其中长132米、 宽54米的平底大沙船,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永乐五年(1407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之后,明成祖赐建“龙江天妃宫”奉祀妈祖,此后郑和每次下西洋前后都要在天妃宫中祭祀。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归来又敕建静海寺。如今,天妃宫建筑历经战火全部无存,仅明成祖撰写的《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幸存。2005年,南京市政府重建天妃宫。静海寺则由市政府于1988年在偏殿基础上复建,1990年辟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历经战火和人为破坏之后保存下来的遗迹极少。目前,位于中山东路以南的午朝门(午门)及金水桥主体尚存,开辟为午朝门公园;位于中山东路以北的三大殿等仅剩遗址,可以看见地下埋藏的石构件基础,地面建筑已不存,兴建为明故宫广场。位于中华门外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是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景观之一,毁于太平天国,现拟议重建。东郊体型硕大的的阳山碑材也是重要的明代遗迹。朱元璋在溧水县穿越山岗开凿打通秦淮河与太湖的漕运路线胭脂河,形成天生桥的奇景。鼓楼建于明南京城中心,下部仍是明代原物。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