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只要我够拼,一周瘦5斤 新人健身,往往在一开始野心满满,制定了超出能力范围的计划,打算用激进的方式快速见效。但是超负荷的痛苦训练、短期内不显著的效果都会打击你的积极性,没多久就坚持不下去了。 要知道,适当的健身计划平均每周只能帮你减掉2磅! 想看到体型的明显改变,必须经过至少6周的持续锻炼!建议: 循序渐进,让你的身体慢慢适应新的运动环境,当身体适应以后再增加难度。适度的、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才能让你长期保持体型。
误区二:运动必须要流汗才有效 出汗越多越减肥是大误区,因为每个人的汗腺天生不同,有活跃型的和保守型之分,这与遗传有关。而脂肪是不会随汗液排出体外的,出汗是为了散发热量,不能作为运动效果的衡量标准。建议: 循序渐进,让你的身体慢慢适应新的运动环境,当身体适应以后再增加难度。适度的、循序渐进的锻炼方式才能让你长期保持体型。
误区三:跑步会增加小腿肌肉 为了完美小腿不爬山不跑步,担心小腿变粗?其实运动过的腿粗是短暂的,它是锻炼后肌肉充血膨胀所致~ 如果采取正确的跑步姿势配合拉伸,跑步只会让腿看起来越来越修长,并不会粗腿哦~建议:事实上,女人和男人构建肌肉的方法不同。除非妹子们服用补品或者增加卡路里的摄入量,不然不会获得过多的肌肉。相反,妹子们可以考虑添加阻力训练,因为它对健康有益处。
误区四:锻炼后肌肉越酸痛效果越棒 每当运动完躺在床上,体会肌肉带来的疼痛,心里感觉很踏实,那你就错了! 肌肉的酸痛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运动产生的急性酸痛,一种是延迟性的肌肉纤维损伤。 急性酸痛是不会长肌肉的,而剧烈的酸痛可能是训练过度或动作错误导致的,因此不要为了追求酸痛感而伤害了肌肉。建议:运动要适量,肌肉损伤得不偿失。
误区五: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剧烈运动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难以再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健身计划,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误区五:有氧运动才能减脂 所有运动都能减肥,因为减脂的原理是一天当中'摄入的热量'小于'消耗的热量',处于热量赤字的时候自然就会变瘦了。 有氧和无氧也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取决于两种供能体系在供能时的比重而已。 如果只通过有氧运动来减肥,在减掉一定体重之后就会进入平台期,不会再减轻体重,不能获得好的形体。建议:你需要做的是无氧力量训练配合有氧训练,这样才会进一步地减掉脂肪,塑造形体。
误区七:等到一天快结束的时候才想起去锻炼Day1:'今天上班好累,还是明天去健身房吧'Day2:'啊要加班,明天再锻炼吧'Day3:'放假了想好好休息,明天一定去健身' 总是把计划中的运动一推再推,花式找借口'明天再说吧',这样的健身计划多半成不了。建议:'最方便'的时间才是'最好的'锻炼时间。如果你不是一个习惯早起的人,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那其实是个很失败的事情。最好把运动安排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更有动力地坚持健身计划。
误区八:不喜欢那项运动,但为了体型必须参加 你不喜欢慢跑,觉得慢跑过程无聊无趣,但你为了减肥一开始就制定了慢跑运动计划,我打赌你坚持不下去。就好比你习惯晚上9点上床睡觉,但让你8点就爬上床,是很难入睡的。建议:在你的健身计划中,一定要包含你喜欢的,或者觉得有趣的,或者至少不讨厌的运动。以你喜欢的运动为中心,再添加其他你需要的健身项目,这样你更容易坚持下来。
误区九:不断切换项目以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 新手们往往想尝试各种健身方式,解锁各种运动姿势。但实际上,如果你经常性改变练习,往往很难得到更好的效果。建议:如果你想拥有更有力的双腿,做数百种不同的腿部练习,还不如专门精心设计排练和重复做一个训练效果好。
误区十: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 的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运动后仍然吃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建议: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