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紧张忙碌的工作后,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休息时不由得就思索起来:;品质与生活的联系,对思维模式的影响,形成价值观的作用等等……;记时,工作中经常粗心大意免不了像吃饭一样每天次批评。由于当时完全没有品质的知识,基本上是被动挨打的------老大说那里错了就改那里,完全没有水平展开到其他类似状况的检查点检的思维,而且对自己Mail出去的资料附件基本上没有在发出去前再次全面点检的习惯。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没有自我制定Checklist(查检表)进行自我检查并制定改善的目标时程(甘特图法)来进行自我不断的持续改进的观念。通过自我品质知识的学习与在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工作的品质得到了质的飞跃,个人成长也非常快。
不仅如此,也渐渐的关注到健康的品质,如什么是高品质的健康食品,像绿茶、红葡萄酒等抗氧化能力比较强,粗粮纤维素有助于人体肠胃及排毒,电脑辐射较大需要补充维C、维E等。在不知不觉中品质已经在我的生活中被我识别出来并加以强化….
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呢?觉得可能是被耳濡目染渐渐的形成了一种以品质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是如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个人习惯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个人风格或者说是初步的个人品质文化意识。比如说: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完成一个任务时,首先会系统化的考虑怎么可以即高效又全面的考量(系统思考),本着品质人实事求是的精神以事实为依据进行现状掌握,紧急措施,原因分析,改善对策,永久对策,效果确认,追踪结案,标准化等8D的品质工具加强自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针对类似的问题进行水平展开(即去评估其他的案子是否有类似的现象发生),运用PDCA戴明循环进行持续改善等等。
不仅在工作中这些品质工具与方法可以运用其对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同样适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要改掉做事情拖拉的习惯,那么你就可以先对自我的进行一个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时你可以利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进行要因分析找到主要的原因再运用柏拉图(80/20)原则锁定某个因素改掉它就能减少80%的拖拉时间。接下来就可以运用甘特图进行改善进度的制定与追踪通过8D的流程进行落实与效果确认,最后结合PDCA循环不断的进行自我的持续提升。
由此,不难看出品质给我们一种严谨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并且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那么品质对我的价值观又有怎么样的作用呢?个人认为通过正确的品质知识与意识的领会可以使我们形成实事求是、正直、务实审慎笃行的优良品质。以上只是品质对我们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个人品质等等方面一点抛砖引玉的想法。其实品质本身就像大海一样广博,只要我们肯用心体会其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