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3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电视拍摄技术

拍摄三坐标:摄像机的拍摄位置由三方面决定 物距 高度 方向
工具/原料
1

摄像机

2

三脚架

方法/步骤
1

第一坐标:物距物距:从摄像机到被摄体的距离。     在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物距的大小   与拍摄范围的大小和景深的长短成正比关   系:物距变大,拍摄范围便相应地变大,   景深也变长;反之,物距缩小,拍摄的范   围也随之缩小,景深也相应地缩短。      一句话,摄像人员主要是通过拍摄距离   的选择来调整拍摄范围的大小。

2

第二坐标:高度高度:从摄像机到地平面的距离。      高度的变化带来了摄像机垂直方向(上下)角度的变化,并列产生三种不   同的视角:  1.平视角:摄像机高度等于被拍摄主体高度的一半时,摄像机镜头主轴线与地平面平行,形成平视角。2.仰视角:摄像机高度低于被拍摄主体高度     时,镜头向上抬起,形成仰视角。这种     视角多用于拍摄纵向垂直物体,有夸大     被拍摄体高度的作用。3.俯视角:摄像机高度高于被拍摄主体高度     时, 镜头向下俯。表现场景比较大的     景物时,多用俯角。俯角有压缩物体高     度使物体变矮的作用。也可使场景内的     景物错落有致。

3

第三坐标:方向方向:即摄像机镜头对着被摄体的哪一个方向。  通常方向可形成三个: 1.正面:有安稳、安谧的严肃感,有动势的物体       不适用正面构图。 2.侧面:能产生线条透视感,能形成纵深感和方向性,       表现主体能力强。 3.背面:这是一种在新闻拍摄或影视剧中制造悬念时使       用的方向。容易给人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容易形       成现场的纪实效果。背面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易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坐标决定了景物成像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画面上的位置。摄像人员主要通过三坐标的选择达到自己的意图:突出什么、保留什么、抛弃什么。摄像人员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化摄影方位和角度,使事物显得可爱、可憎、可笑或可怕。

4

四种拍摄方式   为了达到表现的目的,影视拍摄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四种不同的方式: 固定拍摄 运动拍摄 变焦拍摄 复合(综合)拍摄

5

固定拍摄:概念:在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前提下拍摄    的画面。是一种符合人的正常视觉的拍摄方    式。特点:1.被摄体中静止的景物在画面中所处的位        置不变;(稳定)      2.被摄景物中移动着的物体在画面里所处        的位置则是不断地在改变,甚至走出画        面。(变化)

6

运动拍摄 :概念:与固定拍摄相反,在一组镜头中,通    过移动摄像机位,变动镜头光轴或变化    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特点:拍摄的画面影像不断更换。分类:1.摇摄      2.移摄

7

变焦拍摄: 这种拍摄有时并入运动拍摄之中,有时可单列。概念:使用摄像机上变焦距镜头位置或调整焦距   位置,造成景别变化或虚实变化的拍摄方法。1.推或拉:从较短的焦距到较长的焦距(按动机       上W—T)叫推镜头。从较长焦距变至较短       焦距叫拉。2.虚实变化:使用长焦距拍摄景物时,调整前后       景焦点形成的景况。

8

复合拍摄(综合拍摄):概念:把推拉摇移等拍摄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就称为复合拍摄。(如电影《云水谣》    开场的一个镜头)  一般情况下:摇+推、摇+拉、摇+移、            移+拉、移+推等。

9

1. 摄像机取景框的存在,决定了影像的构图。2. 摄像机距离被摄物的远近,决定了影像的    景别。3. 摄像机的位置、角度,决定了影像的视角。4. 摄像机的光圈、物距、焦距的变化,决定    了影像的景深。5. 摄像机的运动路线与轨迹,决定了影像的    各种丰富运动。

注意事项
1

掌握摄像基本技巧

2

拍摄中,有五项基本要求至关重要: 即“平、稳、清、准、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