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57今日阅读:159今日分享:18

怎样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单纯的集体的语言教学活动是远远不能满足幼儿语言发展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使幼儿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那怎样抓住适当的时机创设良好的环境,进而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相信,只要做个有心人,适时的引导幼儿,抓住有利时机,幼儿的语言及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得到健康地发展。
步骤/方法
1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发现幼儿语言中的积极面,激发语言表达欲望。 2、增加幼儿自由活动时间,鼓励幼儿自由交流。 3、把握幼儿的语言兴趣,提高讲述语言的积极性。

2

在主题活动教育中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让幼儿成为创设主题环境的主人,是他们“想说”。 2、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幼儿“敢说”。 3、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使幼儿“喜欢说”。

3

不要用儿语对话儿童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阶段性,一般都是经历单词句(用一个词表达多种意思)、多词句(两个以上词表达意思)、说出完整句子这几个阶段,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应了解这一规律,但又不能迁就他,而应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孩子的语言向更高阶段发展。1岁左右的宝宝,语言处于单词句阶段,宝宝经常发出一些重叠的音,如“抱抱”、“饭饭”、“打打”,结合身体动作、表情来表达他的愿望。如说抱抱时,就张开双臂面向妈妈,表示要妈妈抱。 到了1岁6个月左右,孩子能用二三个词组合在一起,表达意思,这就进入了多词句时期。开始时能把两个词重叠在一起,如“吃饭饭”、“妈妈抱”。快到2岁时,出现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在这些发展阶段中,孩子用小儿语是因为其语言发展限制了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有些父母因此以为宝宝只能听懂这些儿语或觉得有趣,也用同样的语言与宝宝讲话,这样做就很可能拖延了孩子过渡到说完整话的阶段。

4

重复宝宝的错误语音刚学会说话的宝宝虽然基本上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是有很多宝宝还存在着发音不准的现象,如把“吃”说成“七”,把“狮子”说成“希几”,“苹果”说成“苹朵”等等。这是因为小儿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较弱;还不能正确掌握某些音的发音方法;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如在发“吃”、“狮”的音时,舌向上卷,呈勺状,有种悬空感,而小宝宝不会做这种动作,把舌头放平了,于是错音就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父母不要学孩子的发音,而应当用正确的语言来与宝宝说话,时间一长,在正确语音的指导下,发音就会逐渐正确。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