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88今日阅读:190今日分享:11

弱视治不好的原因

凡是眼部无明显器质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矫正低于0.8者均列为弱视。弱视是一种发育性疾病,绝大部分弱视经过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不仅视力可以达到正常,而且部分可以或全部恢复双眼视功能建立立体视。但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患者不能治愈呢?
在弱视治疗中有以人为因素在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1

医疗方面:医疗条件是否好,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是否恰当;

2

3

家庭因素:家长能否坚持带孩子去医院复诊,能否相信科学,相信医生;

4

患儿因素:养成良好的治疗习惯,能否坚持治疗,不间断;

5

环境因素:树立治疗是“第一位”的思想,不要理会他人的议论和嘲笑。

弱视治疗中的三大错误做法
1

推迟孩子配镜时间: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过早戴眼镜影响视力发育,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弱视是一种视觉神经的发育不良,人的视觉神经发育关键期是3~5岁,这就决定了弱视治疗要越早越好!从理论上讲,8岁儿童的视力及各种视觉功能可以达到成人水平,而在临床上用视力表检查,常发现3岁以上儿童就基本可以达到正常,也就是说3岁以上儿童如果发现有屈光不正并影响视力,就应当及早验光配镜、进行治疗,切勿因为家长的误解,贻误了孩子的最佳矫治时机;

2

3

戴镜时间断断续续:这是孩子弱视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家长总觉得小孩子戴眼镜会影响其发育。其实对于弱视儿童而言,恰恰相反,配好的眼镜要一直戴着,戴镜本身就是一种治疗,摘摘戴戴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有些家长擅自鼓励孩子在做训练时少戴甚至不戴眼镜,半年后复诊,发现视力无明显提高,经追问才查明问题原因就在于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半年治疗时机,也让医生深感遗憾;

4

视觉恢复,中断治疗:弱视临床治愈的标准是双眼视力均达0.9以上、具备良好的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随访3年无回退者。要同时具备以上3点才可以算作弱视临床治愈。很多家长甚至一些非专业医生在孩子视力提高到正常水平后,没有加做双眼视和立体视功能训练,就过早停止了治疗,可谓功亏一篑。

注意事项

弱视治疗是一项耗费时间,疗效慢而又艰巨的医疗工作,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首先家长对弱视要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充分认识其严重性,切不可抱无所谓态度,因为弱视治疗过程很漫长,孩子年龄小,耐性差,总做一件事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家长要做好督促工作,使训练持之以恒,及时复诊。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