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具备的就是丰富的阅历。丰富的阅历除了给予我们人生的经验之外,还有利于我们充分理解来访者,便于共情······
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
三是良好的自我觉察。自我觉察有利于咨询师在咨询的同时觉知自己和来访者的同时感觉变化。
四是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特别能说的人,不见得是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最好是不说,少说,少说才是力量。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不爱做自己的访谈节目,因为自己不说。有时候,说半句留半句。心理咨询需要了解情况,自己提出假设,提出问题,验证假设,自己想办法帮助他,虽然没有说,但是在动脑筋,让来访者表达最好。不是不知道说,而是知道也不说,装糊涂不说,引导来访者自己说,甚至结论,方法都让来访者自己说出来,让来访者感到是自己觉悟到的。语言三次翻译,把来访者的语言翻译成为自己懂的语言,再结合心理障碍情况翻译成为专业语言,再翻译成为来访者懂的语言告诉他。干预方法应该从来访者的嘴巴说出来,对来访者的情况处在无知状态,认真听,细观察,逐步让他发现自己。尽可能使用来访者的语言,用他的语言句子造句,需要他的说话结构。让他感觉不到你在给他做治疗,心理咨询不能改变别人,只是改造自我,帮助他人。
五是敏锐观察能力,中国非典期间,因为不了解非典,飞沫传播疾病,传染病门诊停止了。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出现了自杀观念,准备遗书,千金散尽,抗拒治疗。自己也是怕出门,怕飞沫,不得已被邀请去给他心理咨询,心理咨询的距离超过5米,来访者带着特别大口罩(自己没有戴口罩)。来访者不想说了,想死,痛苦,没有意义的生命。自己看看他大口罩,突然表示能够理解他,他是最爱生命的。来访者问为什么?自己说有证据,就是口罩。来访者说大家戴口罩,如果不戴口罩,会得非典的,得非典会死的,说到这里,来访者突然无语,停止。自己以后的心理咨询就势如破竹,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以后几年,这个人还是想死,不过仍然活着。
六是规范职业道德,不仅是维护来访者权益,也是维护自己权益。如果来访者向心理咨询师提出性要求,心理咨询师如果按照满足患者的一起需要,并且发生了性关系,真正吃亏的是心理咨询师自己。患者让医生上床,患者是不清楚的,不见得是受害者,甚至是受益者。真正受害者是心理咨询师自己,丧失了职业伦理学,也是生物学思维方式的落后技术,失去心理咨询师形象。如果跟来访者上床,心理咨询师自己已经成为病人,自己应该付费,包括咨询费,服务费,伤害费。来访者的大部分要求是不能满足的,好的心理咨询师几乎不回答来访者任何问题,如来访者咨询是离婚,心理咨询师回答离婚,回答不离婚都不是。如果回答了问题,那就是跟着来访者进入牛角尖,一起走到黑。心理咨询不是问讯处。心理咨询需要有法律意识,如实行保密原则,需要保护自己,在职业许可的范围内从事跟着,才能长期从事这个跟着,否则就要出局,就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心理咨询师是需要不断成长的,如果不学习和进步很有可能现在是合格的将来就会是不合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