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1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小推车是美国人最糟糕的发明?

好友的囡囡5个月大了,再也不想从前那样可以圈养了,总是要求出门去玩。每次都是外婆抱着出去,转悠一两个小时才回家转,作为过来人,我建议她买个小推车,方便孩子的出行。好友说,小推车其实并不好,首先,小推车过低的视角严重束缚了孩子的“视界”,使得孩子看到的都是“成人的大腿”!其次,小推车的过低位置使得宝宝过多吸入汽车尾气,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好友言之凿凿,并说已有育儿专家指出,小推车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实际上美国人使用的并不多,小推车被斥责为“美国人最糟糕的发明。”这于我而言真是新鲜的观点,乍听之下似乎颇有道理,当然细究起会发现这不免又是一个过激的观点。首先孩子是有他自己独特的视角的,这个视角就是一个低视角,回避这个视角而过多的让孩子站在高处其实是一种自欺欺人,反而不利于孩子发展其正常的“视界”。点点每次上楼梯总是要我抱,我很是不解,点点已经会自己上楼梯了,为什么这么懒呢,我每次当然都是用各种方法诱导他自己上。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蹲在楼梯口边往楼梯上看,我猛然发现原先在我眼中小菜一碟的楼梯突然变成了一个高过我身高好多倍的高山,在蹲下的我看来是那样的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这这在身高仅有85厘米的点点那里该是一个多么难以完成的任务?我错怪孩子了!如果我不蹲下来,我将永远也不可能理解爬楼梯对孩子心理上的压力,而将此仅仅理解为孩子的懒惰。我觉得很震惊,又继续蹲在桌子的旁边,发现原先只及我腰边的餐桌超过我的头顶,原先在餐桌上一目了然的物件开始和我捉起了迷藏,难怪孩子总是想伸手去够桌面的东西。我又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对于孩子的理解也就一步步加深,我在此希望看到此博文的家长也尝试蹲下来一段时间,看看你身边的世界有着怎样的变化,和你的孩子保持同一视角,至少要做到理解孩子的视角,因为理解孩子的视角就是理解孩子的行为,就能发现孩子独特的世界。所以孩子的“低视角”是孩子自身的常规的看世界的方式,他们的判断依赖于他自己的低视角,他们对危险的规避,对世界渐进的认知,对万事万物旺盛的好奇心,都是源自于此。成年人如果总是干预或者试图拔高让他(她)“见识高处”,可能会有损孩子的判断力的正确发展。至于好友提到的第二个理由“吸入汽车尾气”的问题,这更容易解决,我想也不会有家长用小推车推着孩子总是在车流量高的马路上得瑟吧。想起前段时间宝宝在刚学走路的时候,学步车也是同样遭受到了批评。反对者声称缩小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容易造成潜在的危险等等,其实这些都是过激的观点,学步车和小推车一样都是伟大的发明,合理使用完全可以发挥出设计者的初衷而成为家长的好帮手。不过家长也要谨记,辅助毕竟是辅助,如果你将学步车当成是孩子学走路的唯一工具或者就将小推车当成轻松自己以免抱宝宝的劳累,或者让学步车和小推车当保姆固定孩子,这就违背了这些发明的积极意义,而将弊端放大了。所以家长在遇到批评意见的时候要分析这其中的合理成分,结合自身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不要人云亦云,犯了“一棍子打死”,“以偏概全”的错误。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