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477今日阅读:159今日分享:18

三四十年前中国人都有哪些时尚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那时的一些物品现在的孩子可能见都没见过,它们却是那个年代家庭的必须品和时尚,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可心物.
工具/原料

四十年前的物品

方法/步骤
1

<一>  香玻璃发卡:那时候的小女孩头上都戴着一个半圆形的发卡,红黄蓝绿什么颜色都有,是一种有机玻璃制品,在玻璃上磨一磨就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女孩们常常互相比较谁的颜色好看,谁的香味浓.

2

<二>   风雪帽:这是冬天女孩的必备品,样子很简单,是用线编织的,帽子底部有两根带子系着,再后来带子改进成围巾,又保暖有好看.

3

<三>  沙巾:那时很少有蚕丝巾,都是围沙巾,是细网眼的,颜色很单一,即使有花纹也是本色的暗花.握在手中有种沙沙的感觉.

4

<四> 白手套编制的线衣:那年代很少有人穿毛线织的衣裤,都是用劳保用品白手套拆开后织成线衣和线裤.

5

<五> 棉绸裤子和灯心绒衣服:夏天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穿棉绸做的裤子,宽大宽大的,没形爱起皱,但穿起来凉快舒服.罩衣外套都喜欢用灯心绒布料,厚实保暖又耐磨.

6

<六> 手工钩织的装饰品:那时候的女孩手都巧,窗帘,门帘,桌布,茶盘罩都是用一团团的细白线钩成的,图案花样很多,非常的漂亮.

7

<七>床边上的浴巾:那时不兴用床罩,整整齐齐的床边上铺一块大浴巾,就是便于人们坐床边不弄脏床单,很卫生.

8

<八>泡菜缸:我们这里的东北人很多,只要是门口有两口大缸的人家一定是东北人,一个大缸泡大白菜,一个缸盐的酱.酸白菜和黄豆酱在东北人的餐桌上一年四季都少不了.

9

<九>喜九篮:特别是在农村,我们这有个风俗,生孩子了要办喜九,就是在孩子过第九天的时候办酒喜宴请亲朋好友.送的礼都装在喜九篮里.里面一般都是刚炸好的一蓝油条,一包红糖外加给小孩子买的一套小衣服,鞋帽和小兜兜.有的家客人多的能收半间屋的喜酒篮.很喜庆.

10

<十>打煤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每到周日或节假日天气明媚时,到煤场去买散煤,再到田边地头挑些黄土按比例和好,邻居们互相帮忙,男人们甩开膀子,三四个打煤器来回穿梭,不到半日500多斤的煤堆就变成了一块块摆放整齐的蜂窝煤了.现在那种场面再也不会出现了.

11

<十一>鸡蛋糕:这可是孩子们的奢侈品,圆圆的蛋糕边边上和两面都沾着纸,边吃边往下拭纸,最后把粘在纸上的蛋糕粉末添的干干净净,太香太好吃了,又很稀罕,不能浪费一点点.

12

<十二>女孩的玩具:橡皮筋(用废轮内胎剪的);沙包(自己用八块布缝的,里面装米,沙或黄豆,最好的是装一种叫草珠珠的种子)嘎拉哈(猪的后腿关节骨,有四个面,用沙包甩着玩).

13

<十三>男孩的玩具:扇啪叽(在厚胶皮上刻出图案,一般都是水浒和三国人物,涂上墨汁印在厚纸上,剪成圆的或方形的牌扇过面就算赢)泥巴做的手枪,泥塑的车船模型,玻璃球.滚铁环.

注意事项
1

上诉都是亲身经历,现在说起如数家珍。

2

每个女孩子都是那时这些精致的拥有者,如保存现在也是收藏品了。

推荐信息